东善桥初级中学 “六五普法”教师测试卷
发表日期:2015/11/18 0:00:00 出处:本站 作者:校长室 有1317位读者读过
东善桥初级中学 “六五普法”教师测试卷
姓名: 得分:
一、单选题(1×30):
1.在我国,国家的一切权利属于( ) A人民 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中国共产党
2.小明刚满13岁,一天他向母亲要了10元钱买了个文具盒,其母认为文具盒不好看,向文具店老板提出退货。关于小明的购买行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有效,因为从事该行为无需其母同意 B无效,因为小明还未成年
C有效,因为事先已经其母同意
3.国际消费者组织规定的“世界消费者权益保护日”是每年的( )
A
4.《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不得让不满( )的未成年人脱离监护独自居住。 A十四周岁 B十八周岁 C十六周岁
5.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立足于( ),从小抓起,对未成年人的不良行为进行预防和矫治。( ) A教育感化 B严惩严戒 C惩罚结合 D教育与保护
6.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任何组织或个人不得招用未满( )的未成年人,国家另有规定的除外。 A 14周岁 B 16周岁 C 18周岁
7.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的规定,学校、幼儿园的教职员应当尊重未成年人的( ),不得对未成年学生和儿童实施体罚、变相体罚。
A个人志愿 B人格尊严 C人身自由
8.根据刑法的规定,已满( )不满16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A 12周岁 B 14周岁 C 10周岁
9.根据民法通则的规定,不满10周岁的公民是( ),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民事活动。
A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B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C无民事行为能力人
10.我国婚姻法规定:父母不履行抚养义务时,未成年的或不能独立生活的子女,有要求父母付给( )的权利。 A旅行费 B营养费 C 抚养费
11.禁止未成年人进入网吧是( )规定的。
A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B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安全保护管理办法
C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条例 D未成年人保护法
12.发生火灾时要拔打( )报警电话。 A110 B
13.未成年人因不满14周岁不给予刑事处罚的,责令他的父母或者监护人严加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由政府( )
A劳动教养 B拘留 C收容教养 D罚款
14.( ),我国颁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法》
A
15.中国的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但因流域内森林遭到人为破坏,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土地沙化,河水泛滥,大量土地变成了不毛之地。这说明( )
A人类活动肯定破坏环境 B人类破坏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环境问题
C人类在自然界面前无能为力
16.中小学生旷课的,学校应当及时与其父母或者其他( )取得联系。
A监护人 B保护人 C 负责人
17.营业性歌舞厅以及其他未成年人不适宜进入的场所,应当设置( )标志,不得允许未成年人进入。 A未成年人禁止进入 B禁止进入 C明显的未成年人禁止进入
18.遇到有坏人进行抢劫、盗窃、强奸、杀人时,遇到有人打架、斗殴、械斗时,自己、家人或旁人在紧急状态下需要公安机关帮助时,都可以打报警求助电话。请问下列号码中哪一个是报警求助电话?( ) A 119 B 110 C 120
19.下列属于政府设立的未成年人保护机构的是( )
A妇联 B共青团 C未成年人保护协会 D律师协会
20.行人、乘车人、非机动车驾驶人违反道路交通法律法规关于道路通行规定的应当( )处予罚款( )
A100元以下罚款 B5元以上50元以下罚款
C50元以上100元以下罚款 D200元以上罚款
21.在马路的十字路口,尽管车杂人多,可由于行人车辆各行其道,红灯停绿灯行,穿梭有序,结果是有条不紊,道路畅通无阻。它告诉我们( )
A要遵守交通规则 B社会生活要有规则 C遇事要互相礼让
22.在我国公民的平等权是指公民( )
A在立法上一律平等 B在法律上一律平等
C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D在守法上一律平等
23.王某踢完足球后,将复读机遗忘在学校的球场边,后得知被同学陈某拾得,便找其追讨,陈某却一口回绝,其理由是拾得的东西理应归自己,拒不归还。王某这时应该怎么办?请你为他出个主意( ) A纠集朋友帮忙,强行讨回
B向学校保卫科报案,或向陈某说明拾物不还的行为是违法行为
C搜查陈某的书包
24.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的规定,任何人不得在中小学、幼儿园、托儿所的教室、寝室、活动室和其他未成年人集中活动的室内( ) A吸烟 B聊天 C停留
25.某公民张老板上有70岁的老母,下有一子才10岁,当他得知自己得了不治之症后,为了使自己年幼的孩子不因为自己的去世而丧失生活的来源,他决定立下遗嘱,将自己的所有财产死后全部归其子继承。当他与自己指定的遗嘱执行人到公证处公证时,遭到拒绝。这是因为:( ) A他没有权利实行遗嘱继承因为财产不是他的
B他必须实行法定继承,因为法定继承最合理
C他违反了遗嘱应当给没有劳动能力和缺乏生活来源的继承人保留必要的遗产份额的规定
26.有一外地人地北京某公用电话亭打了一个电话,老板多收了他1元钱,于是他一纸诉状将电话亭老板告上法庭,法院判决电话亭老板赔偿他1元钱。虽然这一外地人胜诉了,但是他在打官司期间所花费用多达几百元。他的这种行为( )
A得不偿失,不值得 B为出风头打官司,不值得提倡 C依法维护了自己的消费权利
27.劳动法规定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每月的加班时间不得超过( )小时( )
A12小时 B 24小时 C36小时 D48小时
28.公然辱骂他人,捏造事实在背后中伤他人,添油加醋诋毁他人,都是侵犯他人( )
A名誉权 B荣誉权 C隐私权
29.我国教育的基本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 》。( )
A宪法 B教育法 C义务教育法
30.未满( )周岁的儿童不准骑车上路。 A 10 B 12 C 14
二、多选题(2×20):
1.下列哪些行为侵犯了未成年的合法权益。( )
A学校拒绝招收一位左臂被截去的儿童入学
B教师对上课不遵守课堂纪律的学生责令其面对黑板站立一小时
C老师家访向家长反映学生在校表现
2.灯娃5岁的时候,在游泳馆里表演,创造了在水中前滚翻424个,后滚翻147个新纪录,获得了劳务收2800元。在父亲带领下。灯娃主动到当地税务部门申报缴纳个人所得税240,成为新中国建国以来年龄最小的纳税人,并受到群众的赞扬。这一事例表明( )
A纳税是公民的义务兵 B公民要依法自觉纳税 C纳税是光荣的
3.王某(8岁)在父母离婚后随父生活,因与继母不和被父亲赶出家门。对此,王某可以向( )等部门请求保护。 A公安机关报 B劳动部门 C未成年人保护组织
4.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离婚双方因抚养未成年子女发生争执,不能达成协议时,应当根据( )的原则和双方具体情况判决。
A保障子女权益 B有利于女方 C尊重未成年子女的意愿
5.根据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规定,( )属于未成年人不良行为。
A旷课、夜不归宿 B强行向他人索要财物 C偷窃、故意毁坏财物
6.严禁任何组织和个人向未成年人出售、出租或者以其他方式传播淫秽、暴力、凶杀、恐怖等毒害未成年人的( )。 A图书 B报刊 C音像制品
7.据报载,某乡政府将两位不让子女上学的家长推上被告席。寻这一案例正确的说法是( )
A乡政府不应干涉家庭关系 B受教育既是公民的权利,又是公民的义务
C国家保护公民受教育的权利
8.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和学校应当教育未成年人不得( )
A吸烟 B酗酒 C 参加宴请
9.禁止在中小学校附近开设( )以及其他未成年人不适宜进入的场所。
A营业性歌舞厅 B营业性电子游戏场所 C商场
10.《未成年人保护法》明确规定,不得歧视( )未成年人或者( )的未成年人。
A女性 B男性 C 有残疾
11.青少年要珍爱生命,远离毒品。这是因为( )
A毒品严重损害人的身体健康,甚至使人中毒死亡
B吸毒浪费大量钱财,影响家庭幸福,甚至导致家破人亡 C吸毒诱发各种犯罪
12.青少年路遇犯罪分子时,正确的斗争手段有( )
A向“
C记住其特征,注意其去向,向公安机关提供线索
13.下列属于侵犯公民人身自由权利行为的有( )
A工人下班时,在厂门口进行搜身检查 B商场对偷盗嫌疑人进行搜身
C司法机关依法逮捕犯罪嫌疑人
14.新疆某小学三年级9岁女学生因未按时交作业和未按时请家长到学校而被老师“扒裤示众”。这位老师的做法( )
A违反了未成年人保护法 B是对学生的严格要求,不应负法律责任
C侵犯了这位学生的人身自由权利
15.北方某大城市的一项专题调查表明,在校学生中有50%有过被校内外不法分子敲诈、勒索、抢劫、搜身、欺侮以及其他滋扰的经历。当这些学生遇到侵害时,感到气愤,但却惊慌失措,紧张害怕,往往自认倒霉,很少报案或告诉家长、老师。假如你遇到类似情况,应该( ) A敢干、善于同违法犯罪行为做斗争
B力求在保证自己安全的前提下,巧妙地借助社会力量将不法分子抓获
C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16.下列哪些权利属于公民的人身权( )
A生命健康权 B姓名权、隐私权 C肖像权、名誉权
17.税收的特征有( ),每个公民应依法纳税。A强制性 B无偿性 C固定性
18.李某夫妇认为女孩子读书没有用,迟迟不让已九岁的女儿上学读书。李某夫妇的行为违反了( ) A宪法 B义务教育法 C未成年人保护法
19.下列哪些场所应当悬挂国徽( )
A北京天安门城楼 B各级人民法院的审判庭 C大型企业
20.属于我国《未成年保护法》保护的对象有( )
A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婴儿、幼儿
B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儿童、少年和未满18周岁的青少年
C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有违法行为的未成年人
三、判断题(1×10):
1.凡年满6周岁的儿童,不分性别、民族、种族,应当入学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条件不具备的地区,可以推迟到8周岁入学。( )
2.禁止任何组织或个人招用应该接受义务教育的儿童、少年就业。( )
3.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对未成年人的法制教育负有间接责任。 ( )
4.在公路上,行人应当承人行道内行走,没有人行道的靠路边行走。( )
5.老师和家长拆看学生和子女的个人信件是法律所允许的。 ( )
6.对无行为能力的未成年人(指未满10周岁的未成年人)的信件,可以由其父母或其他监护人代为拆开。( )
7.教育法规定教育机构必须使用全国通用的普通话和规范字。 ( )
8.未成年人的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和学校应教育未成年人不得吸烟、酗酒。任何公共场所不得向未成年人出售烟酒。( )
9.任何经营场所不得向未成年人出售烟酒。 ( )
10.张某的父亲经常在家吸烟,未成年的张某也经常模仿吸几口,父亲从未加以制止。父亲的做法是错误的,但只是家庭教育问题,并不违法。( )
四、简答题(10×2):
1.保护未成年人的工作,应当遵循哪些原则?
2.“夜幕降临,喧闹了一天的某市亮起了五光十色的霓虹灯,都市人的夜生活开始了。这时,几个十三四岁的中学生正向一家歌舞厅走来,尽管歌舞厅的门口立着‘未满18周岁的青少年谢绝入内’的牌子,但他们却都视而不见。门口的迎宾小姐殷勤地把他们领进一个豪华的卡拉OK房。他们坐下后,就点了饮料、要了两包香烟、还点了酒,服务生很快就把这些东西端了上来。这几个学生在夜总会一直玩到凌晨一点多才离开。”以上情景并非虚构,在有关部门的调查中,营业性歌舞厅的舞客中,中学生占有相当的比例。
(1)以上材料说明了什么问题?
(2)我们当老师、家长的应该怎么做?
备案号:苏ICP备2021048345
苏公网安备3201150201042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