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善之育>>以善育人>>正文

现代教师应具备的心理素养——心理健康讲座

发表日期:2015/5/27 0:00:00 出处:本站 作者:吕婷婷 有824位读者读过

现代教师应具备的心理素养
                            ——心理健康讲座

一、教育的困惑——学生为啥越来越难教 

1.案例:一位新教师的独白

当我刚刚从师范毕业走入学校开始执教时,我感到兴奋和自豪,我把自己看成是学生的领路人,他们在我的引导下,喜欢学习,探索和发现。可是事实却让我非常失望!我现在是如此讨厌我的工作;我的学生常常不听我的管教,很多学生厌学,不守纪律,说慌,打架,漏交作业,不求上进,得过且过。学校只要求我们班考出成绩,不关心我们班同学的具体情况。我简直看不出这样一辈子当教师有什么意思。

2.学生难教的表现与原因

表现:经常违规,违纪 攻击别人伤害自己……

 原因:时代发展了,学生变化了,而我们的教育观念,教育方式方法仍然没有变化。

对策: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二、现代教师角色内涵和角色定位

(一)教师角色内涵

  现代教育提出了培养人成为一个完善的人的目标,教师则责无旁贷地担负着教书育人双重角色。

现代教育要求教师的育人工作必须以完整的人为工作对象,以满足每个学生的充分发展以及促进未来社会的健康发展为工作目标,准确把握21世纪人才的心理健康素质、当今学生的心理动态以及个性化德育工作的艺术,充分体现人本主义的教育思想,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工作职责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三、心理健康教育对教师素质的要求

(一)教育观念

首先,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上看,目前最大的误区在于: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因为现在学生心理不健康,所以要对他们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按照艾里克森的观点,人生每个阶段都有危机和需要完成的发展任务,这些危机得到顺利解决,就进入下一个发展阶段,如果没有解决这些危机或没有完成该阶段的发展任务,个体的心理发展就会出现迟滞或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

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也是解决这些问题,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帮助他们适应社会并为以后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知识经验

学习和掌握一些基本的心理学、教育学知识是班主任科学、有效地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和前提。

通过学习系统的心理学、教育学的理论和方法,一方面可以更系统、更深刻地了解和掌握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能提供适合学生发展需要的教育,使教育工作更加有的放矢、事半功倍;

(三)心理素质

首先,教师自身的心理健康是有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

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但教师自身的心理健康难免也会出现问题。

     我们在呼吁社会对教师多一些理解和多一份关爱的同时,也要注意培养教师自身的修养和自我调节能力。

     这就要求教师通过自我调节,改善心理环境,保持心理健康。

其次,教师坚定的职业理想或职业信念是有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前提。

     职业理想或职业信念的核心是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对学生的爱,即师魂

如果教师没有对教育事业和对自己学生的爱,只能称其为孩子王教书匠,就不是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更谈不上有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再次,教师良好的职业道德是有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动力。

  一名优秀教师要有对教育事业的事业心,责任感和积极性及良好的职业道德,即师德

   有了这些,才能矢志不移,克服困难,完成所肩负的教育使命。

最后,教师的人格特征是有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保障。

作为一名教师除了要具备上述基本条件以外,还应具备适合自己职业的独特的人格特征。比如;热忱关怀、真诚坦率、胸怀宽阔、作风民主、客观公正、自信自强、耐心自制、坚韧果断、热爱教育事业,具有成就取向的人格和人际取向的人格以及魅力和组织才能等等。除此之外,还应具有良好的个人修养和正确的自我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