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善之源>>漫步文苑>>正文

[转载]微课,你这样一路走来

发表日期:2016/2/29 9:20:33 出处:本站 作者:吕婷婷 有2267位读者读过

微课,你这样一路走来

原创 2016-02-24 邓大龙 

一个名词的诞生并非突如其来。在“微课”这一名词占据人们的视线之前,类似的课堂理念早已在教育的土壤中生根发芽,中外皆是。

让我们从历史的角度,细细梳理微课演变的历程,还原其本来的面目。而这种对于历史演变的梳理和分析,或许对于我们今天火遍神州大地的“微课现象”,有着根本的价值和意义。

60年代:“微格”理念

1名导师和5名实习生坐在教室里,观看一则不到7分钟的教学录像《功的教学》。之后,5位实习生轮流上台试讲。其中一人试讲时,其余的人就扮演学生。教室里有录像设备,每一段试讲都会被完整地录制下来。最后,大家一块儿观看录像,对其中的教学细节进行评讲、讨论、反思。

这样的情景发生在德国的多特蒙德大学,一堂以“启发学生参予讨论的教学技能”为目标的物理微格教学课上。微格教学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它的出现并不是针对课堂教学,而是作为一种教师教学技能的训练方式存在,直至今天。

“微格”有三个关键词:

一是“分解”。以物理的微格教学为例,教学技能被大致分解为十二“微格”:物理课题的引入技能;物理概念的教学技能;物理规律的教学技能;演示实验的教学技能;启发学生参予讨论的教学技能……

二是“5-10分钟”。每一次的微格教学都以某一特定的教学技能为目标,所以时间控制在5-10分钟。

三是“录像”。录像使得每个人的教学细节以更加直观的方式呈现出来,也更容易发现不足。教学录像可以自己留存,随时回顾,时时反思。

五十年前的“微格”理念与如今的“微课”几乎如出一辙,这显然不是巧合,更是一种观念上的延续。“微格”理念加上现代的信息技术,不正是当下的“微课”吗?

 1993:“60秒课程”

1993年,美国北爱荷华大学的McGrew教授有了一个新想法。

McGrew教授从事化学教学,他发现,化学学科知识与非专业或非科学领域的人们之间,存在着一道鸿沟,以至于很多人对化学始终抱有消极的理解。

有没有什么方式,能够在非专业人群中间普及化学常识?

传统的课堂教学显然是不可取的。对大多数非专业人士而言,他们并不愿意在化学上花费宝贵的时间。因此,McGrew教授决定,将基础化学分解成许多个“60秒”,利用舞会、搭乘电梯等非正式场合,向大众普及有机化学。他称之为“60秒课程”(60-Second Course)。

60秒课程”的要求是:

1.引入概念(General Introduction);

2.解释与说明(Explanation andInterpretation);

3.结合实际生活举例(Specific Example - TheChemistry of Life)。

 1995:“一分钟演讲”

无独有偶,1995年,英国纳皮尔大学的T.P.Kee也跟“一分钟”较上了劲。

同样身为化学教授的T.P.Kee发现,教学中广泛采用的模块教学法带来了弊病:同一学科各部分的知识各自为阵,以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忽视彼此之间的联系。与此同时,学科之间的交叉使得知识的外延不断扩张,如何应对迅速增长的学科知识,也成为亟待解决的新命题。

Kee教授认为,要让学生在掌握核心概念的同时兼顾其他,他找到了解决的方式——“一分钟演讲”(One Minute Lecture, OML)。学生们被要求选取一个知识点,用一分钟的时间进行解说。解说必须紧扣主题、精炼,有逻辑,并且还得包含一定数量的例子。

“一分钟演讲”是这样展开的:

1.语言流畅,标题与段落之间有着严密的逻辑结构;

2.演讲稿不能多于一页A4纸;

3.演讲时间不超过一分钟;

4.允许使用幻灯片和黑板;

5.演讲必须包括一定数量的相关“事实”。

60秒课程”和“一分钟演讲”被普遍认为是微课的雏形,原因在哪里?

倘若忽略时间,只看两者的内容结构,恐怕你绝不会想到这是在60秒之内完成的。主题、说明、事例搭建起完整而有序的结构,时间的限制摒除了不必要的废话与铺垫,无论是课程的录制者还是演讲的参与者,都必须用最简洁的语言,尽可能明确地突出主题,并使其具有说服力。

 2008:微课诞生

信息技术的成熟,为微课带来了东风。2008年,在美国新墨西哥州的圣胡安学院,被翻译为“微课”的“Micro lecture”“粉墨登场”。

当年,新的秋季学期里,学院打算在职业安全领域,开发一个新的在线学位项目。而时间不超过3分钟,以介绍某一关键词或知识点为主的微课被首次应用在其中。

相对于如今的热度而言,微课的首秀并没有太多“观众”。然而,仅仅一个学期,这个项目的参与人数就暴增到449人。参与者们希望,微课能够最大范围地拓展到其他在线课程当中。

广泛的关注,必然带来广泛的审视与批判。作为一种传授知识的课堂形态,微课的时间实在是太短了,许多人对此大为怀疑:几分钟的时间能达到什么样的课堂效果?

微课的创始人、任职于圣胡安学院的课程项目设计经理戴维·彭罗斯,为微课做了这样的注解:

(微课)相当于一个发掘知识的框架。我们将告诉你要从哪里挖掘(方向),要去寻找什么(目标),我们也将监督整个过程。

在一堂在线的学术阅读课上,微课是这样参与其中的:

首先,一个80秒的微课介绍了单词的各个组成部分,以及每个部分对词义的影响。学生们通过听微课,初步了解单词的具体构造。

然后,学生们利用在线词典查找词缀表,找出25个前缀、后缀和词根,结合之前微课讲解的内容进行观察,并把自己的发现与心得详细地记录下来。

最后,大家通过线上留言板,分享各自的思考和质疑,进行交流和讨论。

这样的一堂阅读课,原本用于讲解单词构造的时间是10分钟。从10分钟到80秒,7倍的时间差,似乎必然有一些内容被牺牲掉了。然而,阅读指导老师M.Meeks却惊讶地发现,没有任何关键的内容被忽略:

原先长达10分钟的对单词结构的深入解释,被一段仅仅针对关键单词的简短说明取代之后,课堂没有“丢失”任何东西,除了多余的废话。

不仅如此,另一位对微课持怀疑态度的老师也在实战中发现,学生的课堂反馈普遍呈现积极的态势。

微课究竟是如何设计的?创始人戴维·彭罗斯列出了详细的步骤:

1.列出你在60分钟的课堂里试图传达的关键词或关键概念,这一系列的词语将构成微课的核心;

2.写一个1530秒的导入和总结,这将为核心概念提供背景解读;

3.用麦克风和网络摄像头录制以上内容(三要素:核心概念、导入、总结),也可以是纯音频模式,最终完成的微课长度在60秒到3分钟之间;

4.设计一个课后任务,引导学生在课后的阅读与活动中继续探索核心概念,微课与手写作业的结合会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课程材料的内容;

5.将教学视频和课程任务上传到课程管理系统。

如今,圣胡安学院已经将微课推广到不同的学科,包括阅读、种族治理、兽医学……微课的践行者们是这样说的:

在线教育的领域里,当微课与作业、讨论同时进行的时候,它就能以微型知识脉冲的形式,媲美于传统课堂,产生同样的教学效果。

刚开始,微课让人非常不习惯。但这是一个有趣的概念,将人们从头部特写式的教学中走出来,它更像一种“快照”式的学习。

……

 2011:微课在中国的“同化”

当国外的微课如火如荼之时,微课在国内也开始泛起波澜。只是,我国微课的发展却呈现一种复杂的态势:一方面,风靡全球的微课理念不断冲击着国内的课堂;另一方面,从我国电化教育进程中衍生的“微课程”“教学课例片段”等概念,也正在与国际通行的微课发生着“同化”。

“同化”,既是名称上的覆盖,也是内容上的转向。

先说名称。在“微课”作为教育名词进入大众视野之前,国内业已有了类似的概念,比如“课例片段”。

佛山市教育局从2006年开始,每两年举办一次“中小学新课程优秀课例征集评选活动”。到了2010年,当年评选活动的通知文件里,“课例”变成了“课例片段”。完整的课例长达45分钟,并非每一分钟都是重点,相比而言,510分钟、针对某一教学重难点的“课例片段”则要清晰、明确得多。

20115月,通过初审的课例片段被上传到网站上进行公示。随后,南方日报、佛山日报等媒体先后对此进行了报道,并且不约而同地提到“佛山首创‘微课’模式”。20117月,佛山市教育局公布评选结果的收官文件里,“微课”一词赫然在列:

……共收到各类参赛教学课例片段1700多节,内容覆盖各学科各年级的重难点教学内容,初步建成了“微课”视频点播资源库……

从“课例片段”到“微课”,这是本土教育理念与国际教育风潮的一次融合。2011年的这次评选活动,也被当作了国内微课的起源。

中国的“微课”有着自己的研究基础和生长土壤。尽管名称上借鉴了国际通行的说法,但实际的应用仍然呈现中国式的倾向。

201110月,权威期刊《电化教育研究》刊登了一篇名为《“微课”: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发展的新趋势》的论文,作者是佛山教育局信息技术中心的胡铁生老师——这是本土“微课”概念第一次完整地出现在国人面前:

“微课”是指按照新课程标准及教学实践要求、以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反映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针对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教与学活动的各种教学资源的有机组合。

显然,此时的微课仍然停留在教研资源建设的层面上。简单地说,就是将一堂公开课进行切片处理,同时囊括教学设计(教案或学案)、教学素材与课件、教学反思、学生反馈评价、教师互动点评等元素,营造一个主题突出、结构有序的微教学资源环境,供老师们交流与学习。

与国外相比,这样的“微课”仅仅面向教师教研,并不具有足够的推广度和吸引力。显然,从“资源”到“课堂”,是“同化”过程的关键。

2012年,随着可汗学院、翻转课堂、视频公开课等教育新形态在全球的走红,微课迅速占领了国内话题榜的热点位置。

从小学到中学,从电大系统到高等院校,从职业教育到企业培训,微课畅通无阻,遍地开花。各个级别、各种类型的微课作品征集,微课教学大赛也纷纷冒头。一片红红火火中,微课的概念也悄然转变——

微课,是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教与学活动的全过程。(胡铁生)

微课,是指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开展的简短、完整的教学活动。(教育部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

从“教学资源”到“教学活动”,微课的主阵地终于来到了课堂。■

 

 

(原载《教师博览》原创版2015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