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善中学突发地震及其他自然灾害、救援应急预案
发表日期:2014/1/6 0:00:00 出处:本站 作者:吕婷婷 有1388位读者读过
东善中学突发地震及其他自然灾害、救援应急预案
一、 总则
(一)编制目的
建立健全应对突发地震及其他重大自然灾害紧急救助体系和运行机制,规范紧急救助行为了,提高紧急救助能力,迅速、有序、高效地实施紧急救助,最大程序地减少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损失,维护灾区社会稳定。
(二)编制依据
依据国务院《发生破坏性地震应急条例》、以教育部关于《关于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为指导,本着全员参与,安全第一,疏散有序的原则,为保证我校在破坏性地震临震预报发布或破坏性地震发生后,迅速、有序、高效地实施地震应急工作,最大限度地减轻地震灾害造成的损失。防止发生人群挤压、踩踏事故,保障师生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特制定本预案。
(三)工作原则
(1) 本着全员参与,安全第一,疏散有序的原则。
(2) 学校统一领导,分部门管理,条块结合,以块为主。
(3) 部门密切配合,分工协作,各司其职,各尽职责。
(4) 依靠全校教职员工,充分发挥一线教师和后勤工作人员的作用。
二、 指挥机构及职责
1、应急领导小组
组长:汪忠华 电话:13851909188
职责:加强领导,健全组织,强化工作职责,加强对破坏性地震及防震减灾工作研究,完善各项应急预案的制定和各项措施的落实。
副组长:薛修忠 电话:13851509448
阎勇 电话:13952012905
职责:协助组长实施本预案,对本预案实施过程中的突发事件要迅速了解判断,协助组长确定应急方案,组织各组按预案进行疏散、救护、联络、保卫、宣传教育等工作。
成员:各
领导小组下设应急疏散小组、通讯联络小组、医疗救护小组、保卫组、后勤保障组。
2、基本应急疏散小组:
(1)安全保卫小组 负责人:丁贤亮、吴俊杰(法安办)
职责:在突发事件的前期处置过程中,负责大门警戒、维护秩序、人员疏散等。
(2)医疗救护小组 负责人:邰家赋、孙拥华(卫生室)
职责:组织对受伤人员院前紧急救护,配合专业救护人员救护工作。
(3)后勤保障小组 负责人:宋尚厚、尚晓萍(总务处)
职责:负责现场救援物资的配送、供给,日常应急物资存储。(食物和水等)
(4)综合信息小组 负责人:汪忠华 薛修忠(校长室)
职责:全面负责事故的处置工作,及时听取事故情况报告,视情况做出启动应急预案决定。实时记录事故的发展过程,按规定拟稿上报,并负责向上级报送提供真实材料。
三、 适用范围
1、凡在我地区发生的突发地震灾害以及水旱灾害,台风、冰雹、雪、沙尘和重大生物灾害等自然灾害及其他突发公共事件达到启动条件的,适用于本预案。
2、启动条件,出现下列任何一种情况,启动本预案。
1)发生5级以上破坏性地震,造成房屋损坏等现象,视情况启动本预案。
2)我省(区、市)行政区域内,发生突发地震、水旱灾害,台风、冰雹、雪、沙尘暴和重大生物灾害等自然灾害,一次灾害过程出现下列情况之一的。
3、应急准备
1)资金准备:本校预备突发地震及自然灾害应急准备的资金。
2)物资准备:本校储备库应储备必需的救灾物资。(如:食品和饮料等)
3)宣传、培训和演习:利用各种媒体宣传灾害知识,宣传灾害应急法律和预防、避险、避灾、自救、互救、保险的常识,增强人民的防灾减灾意识。
四、 危险分析
地震是危害性最大的潜在自然灾害之一,要实现科学的震害管理和预防需要制定一套适宜的防震减灾信息系统。千百年来,人类一直在努力寻求提高应对自然灾害的方法。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人类面对自然灾害的能力不断增强。地震灾害是人员伤亡最多,财产损失最大的自然灾害之一。
五、 信息报告
1、灾情信息报告内容:包括灾害发生的时间、地点、背景,灾害造成的损失(包括人员受灾情况、人员伤亡数量、房屋倒塌、损坏情况等),已采取的救灾措施和灾区的需求。
2、灾情信息报告时间
(1) 灾情初报。本校对于本行政区域内突发的自然灾害,凡造成人员伤亡和较大财产损失的,应在第一时间了解掌握灾情,及时向教育局和街道报告初步情况,最迟不得晚于灾害发生后2小时。对造成死亡(含失踪)10人以上或其他严重损失的重大自然灾害,应同时上报教育局和街道。
(2) 报告电话:教育局 宋局 51196580、张科 52284831(法制安全科)
秣陵街道教管办:联系人 沈天宝 办公室电话:861343369
东善桥医院:52744818
东善桥派出所:52745110
六、 应急处置程序
我校对于本行政区域内突发的地震及自然灾害的处置由校长统一领导、指挥。我校中层及教师要无条件的服从校长在紧急情况下对其资源(人力、物力、财力)的调用。
1、临震应急措施:
强烈地震发生后,一般伴有隆隆的地声、地光及地面震动,从地震发生到房屋倒塌有几秒到十几秒的时间,此时要教育学生一定要沉着冷静,不要恐俱慌乱,更不要乱跑,必须在地震应急工作领导小组的统一指挥下开展应急避险。
(一)震时室内、外避险
听到地震警报后,处于教学楼内的师生立即停止教学活动,教师告诉学生不要慌乱,并指挥学生将身体尽量缩成一团,迅速抱头、闭眼、躲在桌下,靠外墙的学生尽量往里靠。在操场或教学楼外其他地方的师生,应该到室外合适的地方(如:空旷场地或到疏散区)去躲避,原地不动蹲下,双手保护头部。注意避开高大建筑物或危险物(如围墙、电线杆等)。千万不要回到教室去。
(二)紧急疏散避险
等到主震结束后,为了防止有较大的余震发生,应该立即进行有秩序的疏散,到安全的地方去躲避余震。疏散路线要根据各自实际情况预先设定。集中地应选择坚实、、平坦的开阔场地(如:操场或远离高大建筑物的场地)。
有电时广播疏散信号,停电时用喊话器或哨声发布疏散信号,全体师生听到疏散的信号后,立即按预定的路线有秩序地进行疏散。
①要有序的疏散:从就近楼梯下楼,下楼时要走楼梯内弯,不准在楼梯或走廊内互相拥挤,避免跌倒。
②相关老师应在每层楼梯把守,指挥学生有秩序地疏散,学生和疏散人员要听从指挥有序疏散。
③疏散过程中,行动要迅速,应排队有秩序地前进,不要争先恐后、慌乱奔跑。下楼梯时必须走,在平地上可以有秩序地小跑,迅速转移到指定位置。
④疏散过程中,可以用双手护头,以防被砸伤。
⑤疏散途中尽可能不要穿过建筑物,要尽量避开建筑物和电线。
⑥各班学生到达集中地后,要立即原地蹲下,保护头部。等到稳定后,以班为单位集合,各班立即清点人数,并向校长报告。
(三)接到上级地震、临震预(警)报后,启动本应急预案,学校防震抗震领导小组转为校防震抗灾指挥部,立即进入临战状态,依法发布有关消息和警报,全面组织各项抗震工作。各有关组织随时准备执行防震减灾任务。
(四)组织有关人员对所属建筑进行全面检查,封堵、关闭危险场所,停止各项大型活动。
(五)加强对易燃易爆物品、有毒有害化学品的管理,加强对供电输电、机房机库等重要设备、场所的防护,保证防震减灾顺利进行。
(六)加强广大师生宣传教育,做好师生、学生家长思想稳定工作。禁止任何个人发布未经地震部门确认的地震信息。发生地震谣传时,迅速予以平息和澄清。
(七)加强各类值班值勤,保持通信畅通,及时掌握情况,全力维护正常教学、工作和生活秩序。
(八)按预案落实各项物资准备。
2、震后应急行动:
(一)遇到地震后以最快的速度、以最短的时间启动应急预案、应急方案。全体领导小组成员和职能部门第一时间投入到抗震抢险第一线实施应急方案。
(二)无论是否有预报、警报,在本区范围或邻近地区发生破坏性地震后,领导小组立即赶赴学校指挥所。
(三)领导小组在上级统一组织指挥下,迅速组织本校抢险救灾。
(1) 迅速发出紧急警报,组织仍滞留在各种建筑物内的所有人员撤离。
(2) 迅速关闭、切断输电、燃气、供水系统(应急照明系统除外)和各种明火,防止震后滋生其它灾害。
(3) 迅速开展以抢救人员为主要内容的现场救护工作,及时将受伤人员转移并送至附近救护站抢救。
(4) 加强对重要设备、重要物品的救护和保护,加强校园值班值勤巡逻,防止各类犯罪活动。
(四)积极协助当地党委、政府做好广大师生的思想宣传教育工作,消除恐慌心理,稳定人心,迅速恢复正常秩序,全国维护社会安全稳定。
(五)迅速了解和掌握本校受灾情况,及时汇总上报教育局、地震局和当地党委政府。
(六)周末是大部分教职工都休息的特殊时段,容易出现疏漏。周末的防震抗震工作重点是宿舍和餐厅,周末的防震工作主要由本周的值班领导、值周主任、班主任、教师以及宿舍和餐厅的管理员具体负责。一有地震情况,这些人首先在值班领导的指挥下,立即投入到抗震抢险工作,并第一时间告知学校防震抗震领导小组,启动应急预案。
3、疏散
(1) 各个
(2) 紧急疏散路线及顺序见下面安排。但必须行动迅速、安静、不慌张、有秩序、互相关受。
(3) 集合地点:操场。
(4) 学生就餐期间遇到突发事件时,教师应迅速组织学生停止就餐,有秩序地分别离开餐厅并迅速地集中到操场中央。
(5) 自救互救——心肺复苏
由校医负责指导和讲解上述四类问题的救护方法。
心肺复苏意义及方法介绍:一个人脑组织缺氧4-6分钟就要损伤,超过1 O分钟就会发生不可逆转的损害。因此在4-6分钟内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是挽救生命的关键。心肺复苏是口对口人工吹气和胸外心脏挤压术的结合,抢救所需的只是一张口和一双手。在专业急救人员未来之前,当发现患者已无自主呼吸,抢救者立即将左手掌根放于按压部位,双手叠加,肩部、肘部、腕部垂直,利用上半身的力量,垂直下压4
3、演练心肺复苏的救护方法:请两位男生为全体同学做示范。
自救互救演练结束,恢复站队,进入演练总结环节。
(6) 保安保卫责任:
1)迅速检查学校大门、教学楼大门开关是否畅顺。
2)及时开门让师生外出到安全地带或外来救援人员进校园。
3)严防不法分子趁机进出学校从事破坏活动。
(7) 医务室、安全督察员责任:
1)平时备好“应急药箱”,定期检查药物。
2)突发事件中,协助总指挥工作,随时治病救人。
3)负责现场救援物资的配送、供给等。
(8) 校领导及教师工作安排:
陈美玲、闫勇、马森建负责布置操场班级位置,维持操场学生秩序。
北二楼: 陈祖兰负责九(1)班、孙道其负责九(2)班、杨梅负责九(3)班
余青松负责九(4)班
南一楼:孙其银负责七(1)班、杨明言负责七(2)班、言海兰负责七(3)班
钱奕锋负责九(5)班
南二楼:蔡霞负责八(1)班、孟金林负责八(2)班、马启花负责八(3)班
钱奕锋负责九(5)班
(9) 学生应急消防疏散通道安排:
天 井 茶水房 教室 教室 教室 教室 实验室 实验室 实验室 实验室 办公楼 善思楼 善学楼
年级 班级 |
演练路径及疏散定点指挥人员 | |
七年级 |
1-3班 |
善学楼西南角出口处(梅明春、闫勇) |
八年级 |
1-2班 |
善学楼西楼梯口下——西南角出口处(叶长如) |
3班、九(5)班 |
善学楼东楼梯口下——天井——西出口(邰家赋、马森建) | |
九年级 |
1-2班 |
善思楼西楼梯下——西出口处(陈美玲) |
3-4班 |
善思楼东楼梯口下——北出口处(吴俊杰) |
4、注意事项
(1) 地震来临时,可先躲在床下或书桌上,地震间隙再向室外跑,切勿盲目跳窗逃生;如能打开门窗,应迅速撤离住房,跑到室外开阔地带。如房屋开始摇晃,可用被子、枕头等物保护头部和身体、以防飞砖杂木砸伤。避震时尽量在空旷地带,避开建筑物、电线杆等容易倒塌的物体。
(2) 撤离时值班人员迅速打开安全通道,组织撤离宿舍,学生全部撤离后,值班人员要迅速切断宿舍电源。
(3) 如地震已使门窗扭曲阻塞,来不及撤出房外,居住平房的人员可躲到桌子、床铺等较坚固的家具下面暂避;居住楼房的人员应迅速跑到卫生间和厨房躲避,因房屋建筑多为框架结构,这些地方跨度小,较其他部位牢固,是可暂时躲避的地方。切勿盲目跳楼,以免发生伤亡。也不要一窝蜂地往楼梯跑,以免拥挤不通或拥挤伤人。
(4) 撤出房屋后,不要躲在大树下或狭窄的小巷停留,还应注意避开高压线、变压器及电杆,以防地震时由于电杆、电线震断而触电受伤。
(5) 地震刚停,切莫急忙回到房屋内,因随后而来的余震仍可使房屋倒塌而伤人。
(6) 地震过后,要认真检查住房是否有倒塌的可能,同时检查电线、煤气管是否损坏,以免引起火灾、爆炸等次生灾难。
七、 后期处置
(一)积极协助当进党委、政府做好广大师生的思想宣传工作,消除恐慌心理,稳定人心,迅速恢复正常秩序,全力维护社会安全稳定。
(二)迅速了解和掌握本校受灾情况,及时汇总上报教育局、地震局和当地党委政府。
八、 培训与演练
本预案作为学校安全工作,立足平时,开展工作,抓紧训练。
宣传、培训和演习:利用各种媒体宣传灾害知识,宣传灾害应急法律法规和预防、避险、自救、互救、保险的常识,增强人发的防灾减灾意识。
九、 责任与奖惩
在抗震救灾应急行动中,要密切配合,服从指挥,执行奖惩制度。
十、 附则
本预案由我校校长审批,报区教育局、镇街道备案。由教育局、街道等部门对预案进行不定期演练评估,并根据演练和实施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更新、修订和补充。
本预案自修订之日起实施
江宁区东善桥初级中学
2013年1月1日修订
备案号:苏ICP备2021048345
苏公网安备3201150201042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