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善之学>>语文课程建设>>基地快讯>>正文

优秀读书心得欣赏.docx

发表日期:2017/10/16 15:18:36 出处:江宁区东善初级中学 作者:杨梅 有842位读者读过

优秀暑假读书心得欣赏

我是教师,我幸福

                              ---《致教师》读后感

                                                       

暑假,我利用闲暇时间,认真拜读了朱永新的《致教师》。从序言到前言,从主体到后记;一整本书的内容,我前后翻阅了不下两遍。抚卷长思,心中不禁感慨万千……我想就“幸福”这个字眼儿谈谈感受。

第一辑“给我一个做教师的理由”中,有文“教师的幸福从哪里来?”诚如作者所感受:“教育是能让我们刻骨铭心,回味无穷的东西。”仍记得我九三年二月进入东善桥中学实习的那一个冬月。“初生牛犊不怕虎”,我干劲儿十足,自信心满满。一个月里,凭着一腔热情,我每天坚持早到校,晚离校;白天认真上课、批改作业、默写、测试、个别辅导;晚上回家认真备课、查资料、回顾一天的所得所失。我自己稚气未脱,只是一名未毕业的大学生,没有任何教书经验,从没走进过课堂。但我能和初的小朋友们打成一片,他们整天粘着我,问这问那;我向他们的班主任乔老师虚心学习,他不吝指教,让我很快适应了课堂,学会做一名好老师;我同办公室的同事们融洽相处,他们给了我家人般的关怀和照顾,让我感受到友好和温暖。是“认真”两字,让我得到了同学们的欢迎、爱戴,同行们的鼓励、支持,校领导的认可、赞誉。三月十七日,实习结束时,班主任携全班同学开欢送会,赠我一本大相簿。相簿上留有班主任的殷切祝福,全体同学的幼稚签名。同事们送我一些小礼品;校领导也送我台灯和笔记本作为纪念。所有这些,至今我记忆犹新,仿佛如昨……面对全体学生、老师及领导对我的感谢、祝福和挽留,我感动地留下了泪。

那时,我感觉我是幸福的!

第二辑“借我一双好教师的慧眼”中,有文“从问题中收获成长的幸福。”正如作者所强调:“对于问题学生,需要深度走进他们的心灵,更重要的是走进他们的家庭。”2015-2016年度,我任七(2)班的班主任。一年里,还是凭着一腔热情,我每天放弃午休,整天呆在教室里,面批作业、个别谈心、差生辅导、关注课间。整个班级班风纯正,学习风气浓厚。不论文化成绩、体育考核、纪律卫生都一直稳居年级第一。下学期,班上出现了两个问题学生。他们不遵守课堂纪律,不能完成作业,带手机进校园,和父母闹矛盾,与老师起争执……厌学情绪相当严重。面对问题,我不厌其烦地找他们谈话,直到找到问题的深层原因。同时及时和家长沟通,向领导反映。我通过QQ、微信、电话方式,和家长联系,去他们家做了无数次深入的家访。在领导、老师、家长的共同督促、监管下,两个孩子渐渐转变态度,慢慢回归课堂,做点作业,不带手机,和父母和解,听老师的话。直至他们保证:“我一定要好好学习,慢慢进步!”“我一定会听爸妈的话,按老师要求的去做。不再惹父母、老师生气……”是“耐心”两字,使我获得了“区优秀班主任”、“年度优秀教育工作者”等称号。七(2)班也成为全校最优秀的班集体。面对逐步好转的问题孩子,得之不易的成绩和荣誉,我欣慰地留下了泪。

那时,我知道我是幸福的!

第三辑“愿我书写一部教师的生命传奇”中,有文“教室就是幸福的源泉。”确如作者所叙述:“关注到每一个生命,关注到每一个日子,关注到每一个课程,是一件教室让人幸福的缘由之一。”今年,我不顾自己身体的不适,鼎力支持学校工作,任教两个班英语,带一个班班主任工作。依旧是凭着一腔热情,我未开学前,就迅速建好“家长、老师群”,所有家长、老师报名前后都积极入了群。群里,老师、家长随时沟通。开学后,我和学生们一道,把教师打扫、清理干净。我买来花,学生贡献家中绿植。我还带来了针线包、裁纸刀、剪刀、起子、钢丝球、风油精、创可贴、洗手液等等,放在班级的“Tools Box”(工具箱)和“洗手间”里。第一周开始布置班级文化:墙面上,贴满了孩子们的作业、文章、理想;橱柜上,摆满了漂亮的、绿油油的花草;书橱里,插满了各种学习、课外书籍。桌面上,是整整齐齐的;地面上,是干干净净的。我总和孩子们说:“九(2)班就是一个大家庭:家里有30位可爱的孩子,10位可亲可敬的爸爸妈妈(各任课教师)。”“We are family!”我希望把我的教室布置得像个家,让所有师生感到这个“家”的干净、美丽、温馨和甜蜜。第一次家长会,家长们也被请入教室,喝着孩子们倒好的茶,坐在孩子们摆放好的椅子上,和站着的孩子们一道听课,一道做作业,一道看书。所有家长对教室的布置、安排赞不绝口,齐声称好。都脱口而出我班的口号“九(2)班,不一般!”面对干净又明亮、整洁又漂亮的教室,学生、家长、老师们的满意眼神,我激动地留下了泪。

那时,我相信我是幸福的!

第四辑“让我们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中有五篇年末岁初随笔。在这新学年的第一周里,我自然地想起今年暑假里,最让我开心的一件事:我的95届(第一届)学生们和当年的任课教师组织了一次小型派对。聚会前,我们翻找旧照片,联系同学、老师;聚会时,同学们返回校园。我领着他们找了间教室,坐下来,上了一节课。课后,在校园转了一圈。帮他们重温学生时光,找回当年的青春记忆。在校门口、旧教学楼前,所有同学激动地喊道:“东善中学,你好吗?东善中学,我们回来啦!东善中学,我们爱你!”聚餐、KTV活动中,大家都非常地开心,吃得、喝得、玩得都很尽兴。喊着同学的“外号”,握着同桌的手,回忆起学生时代或滑稽、或甜蜜、或酸涩的故事,大家禁不住开怀大笑,感叹时光飞逝!《时间都去哪儿啦?》的歌声里,《致青春》的乐曲中,《Yesterday Once More》的旋律里,手拉手的舞步中,我们仿佛回到22年前的青葱岁月,浪漫时光……整个过程中,留下了无数张师生合影,同学合照,摄下了无数个视频。留下了难忘的瞬间,永远的回忆。聚会结束时,大家流连忘返,依依不舍。聚会后,我们继续联络,增进感情。共同期待更庞大、更完美的再聚首!

这届学生是我工作后带的第一届毕业生。当时,我只不过是比他们略大几岁的“庄姐”;当时,我就好似他们的“良师益友”;当时,我几乎付出了我所有的时间、精力和情感。聚会现场,面对他们发自肺腑的感谢,他们一张张笑脸和一阵笑声。我开心地留下了泪。

那时,我明白我是幸福的。

“后记”里,朱老师感谢了老师、编辑和读者。那我最后也要向我的老师们、孩子们和家长们表示我最诚挚的感谢!因为有你们,我心存感激!

我不是园丁,不是蜡烛,不是春蚕,不是人类灵魂工程师。我就是一名普通的教师。我是教师,这是一份职业,更是一个志业;我是教师,这是一份职责,更是一种使命;我是教师,时光缓缓显形,终见此生天命;我是教师,以现在求证未来,让生命幸福完整!

我是教师,我幸福!

“爱”字当头  攻“心”为上

                                        ——我的班主任工作心得

                                         

近来读了朱永新老师的《致教师》一书,更坚定了我的教育理想;很多同行曾和我讨论怎样做好班主任这个话题,今天我不妨就班主任工作的话题谈谈我的“治班”感受。

朱老师说,老师要把自己当学生,才能有“爱”的热情。本人担任班主任工作十余年来,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自己的观念、角色也渐渐发生着改变:从把班级当作军队来管理,到现在把班级当作家庭来操持;从高高在上的师长变为仁爱细致的母亲;从不允许孩子犯错转变为宽容他们的过失、帮助他们改掉不足。我坚定了自己的教育信念——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走进学生的心灵,就是教育的失败。特别是对于后进生的帮教,我投入的更多,付出得更多,我坚信树立了后进生的学习信心,提高了学困生的学习热情,整个班集体的幸福感、成就感就会大幅度提升!

朱老师说,老师要把学生当学生,尊重是基础的“爱”。日常的教育管理过程中,我一直以仁爱之心平等、和善地对待每一位学生,能够站在他们的角度去体验他们的内心感受,走进他们的情感世界;民主治班,促成每个学生的健康成长。身为班主任,除了关心学生的学习,还关心学生的生活、身心的健康和人格成长,在精神上给予他们鼓励和支持。在学习上不偏袒、不歧视、不放弃任何一名学生。要求自己真正做到“有教无类”,不以家庭出身高低、智力好坏定亲疏,不以成绩好坏分优劣。合理制定《班级公约》,尊重学生的人格,做到严中有爱,严中有章,严中有信,严中有度。及时地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找准谈话时机,作好学生的思想工作。经常与学生家长沟通,提升家庭教育的质量。

朱老师说,关注细节,才能把“爱”字落实到实处。在学生的心目中,不歧视差生是老师最优秀的品质。有些后进生看似倔强不温顺,甚至和老师顶撞。其实他们的内心是很脆弱的。他们更渴望得到别人的认可和尊重,特别是老师和同学的信任。而这种认可和尊重有时要求是很低的,只要老师一个欣赏的眼神、一句听懂了吗之类的问候他们就受宠若惊了。

对于那些“问题学生”,学习退步的,考试发挥不好的、家庭有困难的,自信心就不足的、缺少家庭关爱品行偏激不端的等等除了用班级的制度、集体的舆论来规范他们外,还常常与他们谈心,用真心的话语开导、鼓励、教育他们,平等的交流,设身处地的为他们着想,既掌握了他们的心理活动,又消除了他们的精神压力,还取得了他们的信任。比如班上学生张某,父母都是残疾人,成绩也长期处于班级倒数第一,同学和其他老师都嘲笑她是“弱智”,特别自卑初一时就有辍学的想法,经过对多次与她谈话开导,并上门走访,帮助他制定学习计划,辅导她的功课,她坚定了信心,思想、学习状态都一直很稳定,最终顺利的完成了义务教育

朱老师说,帮助学生建立起自信,是教育之“爱”的初步显现。因为经济转型、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目前,城乡结合部学校中后进生有增多的趋势,班级管理的难度日益增大。我想作为老师,特别是班主任老师首先要转变观念,应该加倍关爱那些掉队的孩子。要相信人人都是天生的学习者,只要是“有心人”“有志者”,任何人都具有学习的潜质。对他们报以满腔的热情,帮助他们找到落伍的原因,鼓舞起他们奋起直追的勇气和信心,他们一定会成长的更快。

朱老师说,持久的耐心,才能充分发挥教育之“爱”的力量。积习难改,后进生的转化是一个长期的、艰苦的、复杂的过程,班主任必须要有“打持久战的心理准备,相信爱心一定会有回报。不要抱着轻松的态度。或者认为我都把心掏出来了,他还是那么不懂事”,其实你逃得只是“责任心”,那么你再把“爱心、耐心、细心、信心”都掏出来可能就见效了。

我没有太多的治班秘,只知道尽量让我们班的每位学生都很开心,因为只有让他们感受到他们的老师那么爱他们,信任他们,支持他们,他们一定会做得更好。其实教无定法,无论是朱老师的秘,还是我所说的经验,那只是套路,其实真正的教育在你的心里!

孩子,我不会放弃你

 ——读《致教师》有感

                                                                         

每天清晨,起床走到镜子前,看镜子里的自己,总觉得自己还是一个学生。驱车上班,来到学校,匆匆吃过早饭,走向教学楼。“老师好!”作为一个菜鸟教师的我总会一下,“哦,你好!”原来,我早已不再是学校里那个念书的学生,而是一个老师了。

走进班级,看着那一张张稚气的脸,或许是年纪相差还不算太大,我总是把他们当成自己的弟弟妹妹,却从未当成自己的孩子来严厉苛责。

也许是我错了?我尝试与他们沟通生活上的事情,想知道他们心里都在想些什么,可是距离近了,权威远了。他们并不像看见其他老师一样老鼠见到猫般对我,似乎并不怕我。经常不写作业的夏叶凡,从我接手83班开始到学期末,他仍然不愿意交作业。

也许,我并没有错?学生在课堂上都很愿意参与进来。调皮的、文静的、爱逞能的、不善言辞的,那一双双眼睛总会盯着我跟着我走。历史学出身的我在给他们说一些历史趣事来拓宽他们知识面的时候,大家也总是听得津津有味。

我想,我的学生,课堂上的思绪没有飞到千里之外,对于我这个菜鸟老师来说,总是一件值得庆幸的事情吧。

来到东善桥中学,最开始的我一度有些错愕,这些孩子与我从小长大所见过的初中生是截然不同的,女孩子会打耳洞,戴耳环,烫头发,抽烟,涂口红。男孩子心里则是满满当当装满了游戏,他们甚至不会打球,踢球。要知道,在10年前我念初中的时候,倘若某个男生在班上体育课什么也不会而是与女生傻站在一起,是一件会让大家耻笑的事情。

当然,有人一定会说,宁老师,你夸大其词了,这不过是个别现象,又不是每个学生都化妆、抽烟、打游戏。那些小孩没救了,管也管不了。

...

如果一个人的身上有疾病,这个疾病让他比绝大多数人都羸弱,让别人在评价他的时候充满了不屑,人们总是会想尽办法躲开他,去和别人做朋友,那他会想尽办法去治自己的病吗?

或者,这个人是你自己呢?你会去治吗?

又或者,这个人就是东善桥中学呢?

我们还要说没救了?管不了了?

《致教师》这本书里有一章,说孩子身上有父母的影子。正如大家常说的那样,“有什么样的父母,就有什么样的孩子。”而无知地对待儿童比无知地对待成人更可怕。蒙台梭利说过:“在成长发育的过程中,儿童如果没有得到适当的照顾,他们长大成人后会报复社会。”在课堂上,我曾半开玩笑地问他们:“回家之后爸爸妈妈在家会鼓励你们吗?”课堂一下子炸开了锅,几乎所有人都立刻异口同声地回答:“没有!不会!”仿佛打开了他们的话匣子,“他们根本不懂我!”“他们只会对我冷嘲热讽!”“他们总会把我跟别人比!”...我花了许久才让那一张张愤怒的小脸平静下来。而似乎这个疾病的来源找到了他们的父母。

可事实真的如此吗?

我们都知道,在学生阶段,除去睡觉时间,孩子绝大多数时间都几乎都是在学校里度过的。他们在学校里面对着谁?除了同学,还有我们,老师。

这些孩子毫无疑问,在家里是没有归属感的,在学校面对自己形形色色的同学。在这个冷漠的年代,站起来声情并茂地朗诵一首古诗都会引起全班哄堂大笑的环境里。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秘密,他们会把自己的内心蜷缩起来,同学间的友情远不如影视作品里描述的那么美好。我想,班级里的几十个同学也不能给他们归属感。

那么,只剩下我们了。

有时候,从学校厕所里出来,我都会看到面前的一块大板,上面写了对于我们老师的准则和要求,标题是什么我有些记不清了。我总会想,要是现实中,真有符合上面所有要求的教师,那是怎样一个完美的人啊!

很惭愧,其中的很多条我都没有做到。师范,学高为师,身正为。当我们在办公室里玩耍,把学生叫到面前来批评时,谁知道那些孩子心里有没有“你凭什么说我”的抵触?我们冷嘲热讽过他们吗?我们会把那些东外、南师附中的学生去对比去刺激他们吗?

我想,在面对我们的时候,这些孩子恐怕也没有归属感。

在家里,没有归属感,在学校,在同学、老师面前也没有归属感。那么这些青春期的孩子们会去哪里寻找他们的归属感呢?网络中、游戏里、社会上。

一切看起来那么令人愤怒,却又那么顺理成章。

我们常说,改变不了别人,就做好自己。而教师恰恰又是一份良心工作,要无愧于自己的本心。

我相信我的每个孩子都有着与生俱来的力量,只是有待于教育来发掘和唤醒,我会一视同仁地对待我的所有学生,不会放弃每一个学生。正如新教育的五大理念之一:无限相信师生的潜力。

最后,用朱永新老师的一段话来结尾吧!

“亲爱的老师,请记住:只有你不放弃,孩子才不会自弃。只要你还相信,孩子就会自信。所以,如果要是不能一视同仁,那么教师最需要关注的,恰恰是那些缺乏关注,惹人怜爱的孩子。协助无力的孩子挖掘潜力,协助迷失的孩子发现自我,正是教育的价值,也是教师的意义。”

孩子,我不会放弃你。

平平淡淡才是真

                        王 啸 林

暑假期间,阅读了教育理论家朱永新先生的新作《致教师》,这朱永新先生“大教育书系”中专为一线教师写作的一本书。在作者的履历中似乎朱永新先生更多的是一个官员的身份,但这本书更像是一位常年工作在一线的教师的文章。这本书以书信解答的方式为教育生活中各类繁琐的问题提出了一些根本性的解决方案对于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教师在课堂上的言行举止,师生的互动,课堂教学的任务与价值、教师的修养与学习以及如何做一个幸福的老师等等,进行了系统、深入、细致的反思和剖析。通过一个个问题解答了教师这个职业的一些困惑,使读者能够更加了解教师职业的内涵,对成为教师,并成为一名好教师提供了方法和途径文章皆篇幅短小,一一文,一问一答说理透彻,语言精练,情透纸背,启人深思。

读过这部教育专著之后,当然有很多的启示与感悟。一个好教师的炼成,背后肯定有很多与众不同的努力。可以说每一篇文章,掩卷沉思,都让我觉得作者的很多观点妙不可言,每一篇文章都能写出一些自己的反思与感受。但忽然之间,我有一个别样的感悟:教育是最自然的事情,平平淡淡才是真。

正如文中的一首小诗:教师不是园丁,教师本身应该是一朵花儿……教育就是陪着孩子自自然然成长的过程。我想我们大多数教育工作者都跟我一样,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事迹,没有什么波澜壮阔的经历,不在意所谓的“桃李满天下”,也不以学生的成就为荣。认认真真的教书,踏踏实实的做人,平平淡淡的一生。来信的教师提出的似乎都是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作者的解答也是信手拈来,随感而发。似乎也没有什么高深的理论,有些观点也就他的一家之言。但是再一想这不就是教育的真谛么。有一句话好像很流行,叫什么“教育无小事”。但我想教育也无大事,就是这种平平淡淡,琐琐碎碎,才是真的教育生活,才是真的教育状况。

这种感觉,另一方面是针对教育,针对我们教师这个职业。其实,教师教书就像工人干活,农夫耕地一样,按部就班,平平淡淡。就拿我们学校身边的一些老师来说吧,一所学校一干就是一辈子,每天早起贪黑,备课、上课、辅导学生。做的都是平平常常的事情。初中三年,周而复始,送走了一届又一届的学生,把自己一辈的青春年华都奉献给了三尺讲台。要说他们也不是师出名门,也没有什么高深的教育理念,可就是这些普普通通的老师,托起了农村基础教育的一片天,他们见证了学生的成长,交给了他们基本的为人处世的道理。在他们的手里也走出了留学博士,走出了企业精英,走出了各条战线上的领军人物……

我们的祖师爷孔子先生和他的学生在谈个人志向的时候,有这么一段记载,一个叫曾点的学生这样回答:“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风乎舞,咏而归。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用现在的话来讲意思就是春风里,阳光下,老师和学生洗洗澡,唱唱歌,晒晒太阳,然后大家起开开心的回家。多么和谐自然,又是多么平淡无奇的。但静心想想看,这难道不是一种理想的教育境界么?

教育是很朴素的,这方法,那方法,让学生学到知识、学会做人就是好方法。我们应该返璞归真,回归自然,抛却浮躁,坚守自我。不要邯郸学步,东施效颦,扎根自己的学校的实情,面对自己的学生的实际,认认真真的搞好教学,思想上超前一些,工作上滞后一些,稳扎稳打,循序渐进,一步一个脚印向前进。这样平平淡淡的教育才是真教育。

自己

                             ——《致教师读后感

                                         吕 婷 婷

引子

周五去参加七年级统编教材培训,提到教育孙老师给我们看了自己的儿子第一天坐进教室,回头看窗外的他时拍的一张照片。孩子一脸的稚嫩,带着些紧张,甚至有些惊惶,对于来说,那是个陌生的环境不知道自己即将面对什么而站在窗外的孙老师,还有曾经的第一次送孩子走进小学课堂我们,也有如孩子般的紧张和惊惶的,作为教育者我们同样会担忧孩子将面对怎样的老师,怎样的教育

幸福

幸福,好像与之相关联的东西多寡成反比,越复杂反而很难体会到它的味道。有时候,细想想,它与地位、金钱、穷富等等,竟然没有多大关系。

我还是学生的时候,我们接受的思想:老师是园丁,是蜡烛,是春蚕,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哇看起来很伟大的样子简直就超人。等自己成了老师,也真正知道,其实老师什么都不,也不过是普通人,会为柴米油盐烦恼,每天睡觉就是为了有力气上课,几乎三点一线的生活,平凡得不能平凡了

这样的我们幸福么?。我们有我们的烦恼我们这样的学校,面对的永远是一群并不算拔尖的学生,成绩经常在低位徘徊,了,缺乏成就感,内心越来越多的颓丧问题学生多,作业拖拉的、不完成的,打架的,起哄的,等等等等每天琐事不断;职称上不去,各种检查接踵而至……突然觉得自己的人生如此黑暗。

可是呀,生活不止有这些。

前几天在办公室里找出一堆老照片,顺手拍了两张发给学生,没一会又有个学生加我微信。自己台板那张多年前春游的照片里找了半天,居然记得那个戴帽子的。那是我只有四年的班主任生涯里最后一年虽然已是十年过去,但很多事情还历历在目现在想起还能说半天,就跟自家孩子的事情一样有某某学生的趣事,也有某某学生的调皮对于老师来说,每一届学生都是一场隆重经历,这其中有百般滋味,回味无穷。教师节收获的祝福,偶遇时那声“老师好如此种种,无不充满幸福的味道

:有事做,有人爱,有所期待,就是幸福最好的状态。教育是这样吧。朱永新先生说:为了幸福,我们乐于做教师。大抵也就是这个道理。所以教育的幸福大于不幸福的,没必要去抱怨生活中的不如意,“你必须去热爱,不要

智慧

书里的这句话我印象深刻:教育归根结底是人和人之间发生的影响,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可能直接给学生的生命带来不同,教师的生命价值、人生意义,都在于此。

世界上不容易的事大约是与人相关的事,人是在不断变着的。我们面对的一群对世界懵懂且充满好奇心的少年,如今这个网络发的时代,获取知识的途径如此之多之杂,仅仅靠课堂、课本是不足以满足他们的甚至于他们会的我们未必会。前几天某个班级的电子班牌里,我就发现被学生装了KING ROOT,很多老师闻所未闻,不知道有什么功能。所以,要想真正成为让学生信服的“老师还真的有点难。

要想成为孩子们仿效的榜样,想要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去影响学生,我想起码我要先“高于”他们所谓的“高于无非是要比他们懂得多,会得多。不要以为你那大学甚至研究生学来的知识就一定能“他们,知识和科技一直在进步,可以日新月异,在这样的大数据时代,作为互联网原住民的孩子们,接受能力远比我们这些“老人 连小学生都玩儿“王者荣耀”那游戏笔记做得比课堂笔记可多了。面对这样的现状,无奈之余真得反思怎样让自己的课堂吸引学生怎样学生对学习感兴趣?网络游戏之所以能吸引那么多的人,有它的魅力所在开发者善于抓住人们的心理:游戏里有不同性格的人,可以满足交往的需求;随着等级的升高,有不同的奖励很多人在现实中其实很普通,但是在游戏里他可以做个强者,诸如此类。那么我们的课堂呢?教师该如何把孩子们拉回学习中老师孩子们效仿的榜样,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孩子我们是不是该先提升一下自己的魅力——外表和内在的,再想法子让孩子们被自己进而被学习吸引其实归根究底做教师的要多学习多读。有了深厚的底蕴,孩子们才会崇拜你有了丰富的积累,才能有驾驭课堂吸引学生的智慧

“做到善于思考,勤于动笔勇于实践.有像侦察员一样的敏锐的洞察力能像哲学家一样有深邃的思想,深刻的具有穿透力的思考力,能像医生那样取舍留用,择优而用,有准确的判断力,能像艺术家一样不仅仅用艺术感染人,而且是在用人格,情感召唤人那应该就会是一个智慧型老师了吧。

《约翰克里斯多夫》里有句话:人一定要尽本分。我一名教师,我本分的事就教书育人。成功不必在我,而功力必唐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