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善之学>>语文课程建设>>名师教学>>正文

齐艳:“精彩,其实很简单”教学实录

发表日期:2018/12/7 9:14:57 出处:江宁区东善初级中学 作者:吕婷婷 有879位读者读过

“精彩,其实很简单”教学实录

——细节描写案例


 创设情境 


1.课前先放一些学生军训时的相片,有几处镜头有特写:拉练,躲毒气等……

2.用诗句做问候语:师问“有朋自远方来”,学生答“不亦乐乎!”

老师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向来听课的老师打声招呼。同学们热烈的回头对老师做欢迎状,老师夸大家的肢体语言好,真切地表达了自己的感情。

老师引导学生们进入新课:刚才我们看了拉练的镜头,现在我们来看看日记中对这些镜头精彩的描写。

 

 从学生生活中选用素材 


出示片段1:

今天我们进行拉练了。中途我们练习了躲“空袭”的方法。还练了躲毒气的方法,掩住口鼻跑。场面很热闹,至今想起我还忍不住笑呢! 


找一个同学范读。学生读时引起大家的笑。老师问:这段写得如何?同学们说:挺好!老师肯定。


出示片段2:

今早,我怀着好奇的心情参加了“拉练”。走了大概半个小时之久时,“空袭”来了,情急之下,我向前一仆就地卧倒了,手硌在小石子上,生疼!悄悄环顾四周,发现同学们的趴姿十分有意思,横着竖着都有。最有趣的是李欣宇没地方趴,身体横在了前面同学的的脚上……再看周围哪些横着、斜着卧在地上的同学,一个个捂着嘴,瞪着眼,仿佛如临大敌! 


不久,“毒气”来了,大家慌忙摘下书包,取出毛巾,捂住口鼻,弯着腰冲出了染毒区,定睛细看,有的同学跑得过急,手巾捂在了下巴上,有的搭在肩上,有的攥在了手里,……回基地的路上,有汽车路过,排出了尾气,大家马上仿效经过毒气区的动作,弯着腰,捂着口鼻,一溜烟地小跑着,笑声响成一片……这样的情景,怎一个“趣”字 了得呀!


学生齐读,思考:哪些句子或词语写得好,请大家勾画出来?(学生齐读。边读边勾画。)

 

用问题引导学生(对比中)深入思考


老师问这两篇文章都挺好,你认为哪个更好?


学生说:第二个。(老师让同学们说说理由。)


学生1:片段2比片段1写得细致多了。“再看周围哪些横着斜着的卧在地上的同学,一个个捂着嘴,瞪着眼,仿佛如临大敌! ”把同学们当时的情形真的表现出来了,观察非常细。


老师评:你的意思是前一个空洞,第二个更具体形象。


学生2:读第一段,他说挺好笑,但我们并没有感到好笑;但第二段没有说好笑,我却觉得非常好笑。她写了一些动作、神态,通过她的描写让我们感觉非常好笑。


老师评:细节描写让我们感觉很好笑。


学生3:第一段完全可以当第二段的开头。


老师评:做个总说,也就是说它描写少,叙述多。


学生4:第一段太过总结化了,没有细节描写,第二段有细节,真正写出了参加拉练的趣味。


老师评:咱们同学都说第二个片段好,因为它有细节。那你感觉一下,它哪些地方好,或哪些词语用得好,才让你感觉到它比第一段丰富、生动,形象


学生5:请大家与我一起看“我向前一仆就地卧倒了,手硌在小石子上,生疼!悄悄环顾四周,发现同学们的趴姿十分有意思,横着竖着都有,最有趣的是李欣宇没地方趴,身体横在了前面同学的的脚上……再看周围哪些横着、斜着的卧在地上的同学,一个个捂着嘴,瞪着眼,仿佛如临大敌!”这段把同学们的动作都真实的描写下来了。


老师评:你在强调细节描写。我明白了,我们的文章不精彩,是因为我们少细节。如果让你的作文精彩,就要加一些细节描写。现在我们看看什么是细节描写?


学生6读大屏幕:


表现人物性格和情节发展有特殊作用的一些细小环节进行具体、形象、生动地描写,它包括外貌(神情)、动作、心理、语言、环境、物件等。


老师:这些内容太多了,我们分成系列来学习,今天我们先学外貌、动作


写人物,重点是写他动作,只有写动作,人物形象才能立体起来。而写动作,神态是紧随的。


再次用对比法分析精典语段:


我从大家摘抄中找到了一个“点抄率”最高的片断:《背影》中父亲为我买橘子。


我感觉朱自清写得不太漂亮,我给他做了改动,看看下面我改后的这个片段。说一说我的改写好在哪里,差在哪里?朱自清的原段好在哪,差在哪?


老师的改写段:

1. 父亲走过铁道,艰难地爬上月台,为我买了一堆橘子。看着父亲的背影,我感动得哭了。


原段:

2. 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学生:您的这段是缩句,朱的那段是扩句。您的太简单,朱自清的文笔生动,形象,写得比您的好。


老师:但你没说出朱自清的描写生动在哪?


学生:您只说了衣着简朴,但朱自清写得非常具体。“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强调他家有人去世了,是孝服。


谷洋:朱自清的文章好在让人感动地哭了。他写出了艰难。怎么艰难的都写出来了。有几个动词用得特别好,如攀、缩、倾等。


体验式学习:


老师:评得很到位,请大家在文段上画出来用得好的动词。朱自清把艰难立体化了,你能看着这些鲜活的动词想出那个动作吗?


学生纷纷做动作,叫一名学生做演示,学生肢体动作来表演,攀与缩,并做解读。


老师讲:微倾的动作,加上父亲的身体肥胖,还有奶奶去世,自己赋闲,这种情形下,父亲非要去买桔子,要是我就让儿子自己去,那个站台对儿子来说不算什么。但父亲偏要自己去,作者要表现什么呢?


学生:父爱。


老师小结:没有说父亲非常爱我,但这几个动作描写,就把父亲的浓浓的爱展现在我们面前,作者的泪流下来了,我们读者的泪也流下来了。所以,这几个动词成为大家看到后特别感动的地方。这就是细节的感人力量。


学生:我还发现作者用了许多侧面描写。比如:写他的着装。写他的爬月台,都很生动。


老师:你们在变着法子想批评我的作品没有细节呀!实际上我犯的毛病也是你们常常犯的毛病,你看我在你们的日记中最常写的评语就是“要用描写,少叙述”。


老师:欣赏大师的作品后,我们来一起总结一下,大师在用动词时喜欢用连续的动词。实际上是一个画面,但几个动词拆分开,就把这一个镜头写活了。写得极为感人。


再回到生活的素材中:


再看一个片段:写老师的。


学生读片段1(老师改的):       

 “谁让你这么说的?”老师生气地对我说,转过身,看见老师生气地瞪着我,我马上躲到了一边,继续敲锣打鼓。过了一会,再看老师,也露出了笑容。我心里暗自高兴,没事了!


老师:画出他用了哪些动词,哪些是刻意夸张的。


学生范读第二个片段:


2.老师写的:

“谁让你这么说的?”那个慈祥又恐怖,温柔又暴力的声音在我的耳畔回响,战战兢兢地转过身,又看见那张怒火中烧,怒不可遏的脸,眉头紧锁,眼角的鱼尾纹充满杀气,半明半昧半睁半闭的眼睛瞪得我汗毛直立,冷汗一身,知错就改的我立马快闪,躲到一边继续敲锣打鼓,并暗中观察老师的动向,果真,不出我的预料,一分钟后立马恢复那招牌式微笑,眼角的鱼尾纹立马舒展开,嘴里的十六颗白牙又开门见山似的露了出来,唉,长叹一口气,终于脱离险情,真是危险至极呀!”


学生评:老师,你改写的没有什么成语、动词等,不如王语涵;还有您的特点他写得特别对。如慈祥又恐怖,你就是那样的特点。我感觉他的动词用得多。你一生气,鱼尾纹就出现了。


老师评:哪个好,动词多没用,关键是哪个好?


学生评:比如,你的声音在他耳边响起;还有“战战兢兢”表明他害怕;还形容你的面部表情,怒火中烧;还有你的眉头紧锁,更可怕;他写得特别细致。


老师评:评的不错,有理有据。


小组合作研讨:评价标准


怎样才能写好人物的肖像(神态)、动作?


学生四人小组合作,分工明确,时间三分钟,研讨:怎样才能写好人物的肖像(神态)、动作?


学生的三个小组派代表去写研讨结果:


一组:侧面描写;重点描写人物的特点;动作描写,细致到位,要用连续的动词。


二组:侧面描写;细致的观察;生动的运用恰当的动词;


三组:连续动作,修辞;侧面描写(心理、神态);联想,夸张,对比。


老师领着学生找三组的共同点:

要有动作描写,连续的动词。

要用修辞方法,侧面描写等。


用评价标准去评价 


用你的标准来评价下面这个片段(写数学老师的):


学生读老师写的一个片段:找用没用连续的动词,有没有修辞。


老师突然大声地叫后面的一个学生:王浩霖!其他同学不知所措地看看老师,看看王浩霖。王浩霖一脸茫然地往前走,学生笑,王同学更无奈,快步走到台前,面向同学站住,老师让大家观察:你用什么手法,能把他刚才的神态、动作描写出来?


学生写作文,老师巡视。


学生1读自己的片段:

王同学高高的个子,缩着个脖,嘴里不停地唠叨着,从后面“得得”地走上来,摄像机的三角架接挡住了他。他身子一倾,闪过摄像机,摇摇晃晃地走到前面来,他战战兢兢地站在讲台上,那状如鸡毛般的头发粘在他眼前。


师生评议:有


学生2读自己的片段:

同学们都在认真地听着课,突然一个响亮的声音叫道“王浩霖,给我上来”王浩霖先是一愣“啊!”了一声就怯生生地走上讲台,全班同学哄堂大笑,他上来时端肩缩脖,可真像一个匪兵甲。看上去还没醒过味来,脑子里一片空白,但他还是上来了。站在前面,斜着身子,手抓着脑袋,就像一个滑稽的小丑。


学生3读自己的片段:

他一听老师叫了自己,吓了一跳,疑惑又害怕地发出了“啊……”的一声。老师的笑容僵了一下,脸微微地闪了一下黑光。一见老师要“发怒”了,立刻走上前来,只见他如“匪兵”一般走到讲台前,教室里“轰”地一声炸开了锅,同学们笑得东倒西歪。


(学生用评价标准进行评价,略。)

(学生修改自己写的细节描写文段,略)

布置作业:将改好的作文抄写到周记本上

 

小结

生活中,有许多精彩的瞬间,需要我们用眼睛去捕捉,用文字去刻画,只要同学多积累,多打磨,用富用张力的动词、形容词,结合修辞手法,那一个个精彩的画面就会在你的绽放在你的字里行间。


精彩,其实很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