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善之学>>语文课程建设>>趣味语文>>正文

【转】实笔的妙用

发表日期:2018/11/28 0:04:27 出处:江宁区东善初级中学 作者:吕婷婷 有1103位读者读过

以虚写实 实中藏深意

——实笔的妙用


实笔即实写,是指作者通过正面直接的写作表现对象的一种笔法。这种笔法根据它的作用来分类,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以实写实,多用在科技作品的写作中;另一类是以虚写实,多用在文学作品的写作中;我们这里探讨的主要是以虚写实的笔法。


以虚写实的文笔虽称之为实笔,却不是以写实的手法表现实有的客观存在,而是以写实的手法表现虚化的主观存在;因为读文学作品,读者往往有读文学作品的期待,获取审美愉悦应是最主要的,正如读科技作品,获取科技知识是最主要的一样。如果读一篇以实写实的文学作品,给人的感觉可能就像穿过一条笔直的巷子,两边厚实的墙壁本来就夹着人透不过气来,满以为前方会有些许风光,谁知一眼就能看到巷子的尽头,即使匆匆走过了,除了可以长嘘一口闷气以外,留给人的可能只有对期待的失望,那里还有什么审美愉悦可言呢?为此,不少人喜欢在文学作品中以虚写实。


不过此“虚”并非真的子虚乌有,信手拈来,而是作者烂熟于心的心中之境,要表现这心中之境,有效方法是外化为形象之境。虽然形象之境也是真实的,但它只是作者心中存在的可能真实,决非是客观真实。作品的魅力全在这种可能真实给人的艺术错觉,而不是客观真实给人的实物实写。可见,实笔的主要艺术魅力,并非是表面的显实,而是深层的隐虚。因为所显之实是形,所隐之虚是神,前者是手段,后者是目的,手段是为目的服务的,手段越高越能达到目的。换言之,以虚写实,实越写得好,越能将虚隐得好,虚隐得越好,实才越显得有活力,有神韵,这样的文章才能真正做到形神兼备。要达到这种境界,主要依靠运用以虚写实的笔法。刘熙载说:“山之精神写不出,以烟霞写之;春之精神写不出,以草木写之。”说的就是这种笔法;其运用之妙主要表现在下面几个方面:


一、以实笔写虚境,化虚境为佳境,境中藏理想。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就是这种虚境实写的作品。他笔下的桃花源,只是一种传闻,并无实据,他是把它当作一种社会理想来写的,可见它是一个虚境。在这个虚境里,由于他运用了实写的笔法,虚境在读者眼中就变成了一个比客观存在的境界还要理想的佳境,于是作者就可以超越任何客观存在的局限,展开想象的翅膀,在理想的佳境中表现自己的理想。


他理想的自然环境优美宁静;于是就有了芳草鲜美、落英缤纷的桃林;有了遍布良田美池桑竹的桃源;并且来此绝境之人,遂与外人间隔,不复外出。


他理想的社会环境自由安乐;于是就有了男女自由往来的种作,黄发垂髫的怡然自乐。


他理想的人际关系热情和谐;于是就有了见渔人,便邀还家,杀鸡设酒的热情款待。


他理想的社会风气诚实守信;于是就有了“不足为外人道也”的嘱吩,和“诣太守说如此”的失信。


他理想的审美境界是欲辨忘言;于是就有了得船志之,寻志迷路的情节。


他深知自己的理想不可能在当时实现;于是就有了不复得路和寻病终的结果。


上述的每句话,从内容来看,前者是诗人的理想,后者是表现理想的形象化佳境。虽然这个佳境是作者心中的主观之境,但一经作者实笔写来,却显得比客观之境更令人神往,所以郡守派人去找,刘子骥也准备去寻,尽管没有结果,但其理想的魅力至今还在闪耀着诱人的光芒;当然,也是这篇文章千古之下仍然脍炙人口的主要原因。


从文中的笔法来看,理想是虚,形象化佳境是实,描写形象化佳境是为了写理想,可见,写理想是目的,描写形象化佳境是手段。虽然通篇都是写实,但通篇都是写理想,可见他是采用了一种隐虚显实的方法。采用这种方法的好处是处处写实,却处处藏虚;虚中见实,显中探隐,方可耐人寻味。


设想一下,如果以虚写虚会是什么结果呢?虽然寄兴之作,“不必实有是乡,”“不必实有是国”,但虚笔多为省略、暗示、议论之笔,可以想见,《桃花源记》就不可能写得如此诗情画意、意味隽永,或许就成了一篇抽象说理的文章了。


二、以实笔写次要人物、景物和主要人物的喜好,通过次要人物的感受、景物的烘托与主要人物的喜好,从侧面表现主要人物。于是次要人物、景物和主要人物全都得到了表现,既节省了笔墨,又收到了一击三鸣的效果;因此,这是一种较为巧妙的实写笔法。这种笔法,多在小说中运用,蒲松龄的《婴宁》就是这类作品。蒲松龄写婴宁之美,决不虚笔形容,主要通过次要人物的视角和景物的烘托及其自身的特点来写,虽然都是实写,但全都是以正托侧之笔,就写作对象来看,全是正面描写,但从写作目的来看,写正面是为了表现侧面,因此写得欲藏又露、虚实相间、亦真亦幻。


文中写王子服在上元节初次见到婴宁之后,作者对王子服的痴迷之情,一概用正面之笔直接描写,说他“注目不移,竟忘顾忌”,见女遗花地上自去,“生拾花怅然,神魂丧失,怏怏遂返。至家,藏花枕底,垂头而睡,不语亦不食。”“肌革锐减”,“忽忽若迷。”读到这里,人们一定会想,婴宁究竟有何等美艳,好好的一个青壮男子,竟被迷得如此神魂颠倒。这段话里没有一笔写婴宁,却笔笔在写婴宁,表面看,都在写王子服,实际上,全在写婴宁;因为,如果婴宁不是有惊人之美,王子服会如此至迷至痴吗?


文中不仅以人表现人,还注重以景烘托人。文中写王子服忍不住思恋的煎熬,居然行走三十里之遥,专程到西南山去寻找婴宁,到了婴宁住所的外面,王子服见到的景象是:


乱山合沓,空翠丧肌,寂无人行,止有鸟道,遥望谷底,丛花乱树中隐隐有小里落,下山入村,见舍宇无多,皆茅屋,而意甚修雅。北向一家,门前皆丝柳,墙内桃杏尤繁,间以修竹,野鸟格磔(zhe二声)其中。门内……夹道红花片片坠阶上;……豆棚花架满庭中。……墙外海棠枝朵,探入室中。


此景全是实景,加以实笔细描,更显得生机勃勃,优美宁静,令人神往。王子服往之未见其人,先见其景,景色秀美,越发托出景中人的秀美。正如但明伦评论说:“未见其人,而先见其里落之花,见其门前之花,则野鸟格磔中,固早有含笑拈花人在矣。”可见,这景里确实有了了婴宁的神韵和气息,难怪王子服见此景越发向往,流连往返其外,痴迷欲寻入内,寻寻觅觅、恋恋不舍、徘徊其间,一直不肯离去。


此文不仅善于从正面写人写景以表现主要人物,还善于通过实写人物自身的某一喜好来写主要人物。


婴宁喜欢笑;篇中处处洋溢着婴宁的笑声,常常是未见其人,先闻其声。当婢奉命唤婴宁与王子服相见,“良久,闻户外隐有笑声。”接着,“户外嗤嗤笑不已,婢推之以入,犹掩其口,笑不可遏。”次日,王子服“穿花小步,闻树头苏苏有声,仰视,则婴宁在上。见生来,狂笑欲坠。”来到王家,邻女少妇发现婴宁“笑处嫣然,狂而不损其媚。”故而“人皆乐之”。不仅如此,“每值母忧怒,女至,一笑即解。”可见,婴宁之笑,该有多美,该有何等巨大的魅力啊!


这样写婴宁的美貌,作者一开始不直接正面描写婴宁,而是通过王子服的感受来写;接着由远而近,再写婴宁身边之景;写足婴宁身边之景,还是未见其人,只闻其“娇细”之声,一声长呼——“小荣”,弄得王子服“心痒无挠处”,只得停足“伫听”,真是“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斜遮面”,好不容易婴宁终于出场了,但不是一般的出场,而是“含笑拈花而入”。然后,一再渲染她笑声之美,这样就会使读者觉得真切而深受感染。全篇“叙述虽然采用第三人称,却有第一人称的许多特点和长处。不但叙述角度相对固定,便于剪裁和集中,使整个故事一气呵成;而且感情色彩异常浓厚,使主要人物的奇才异能得到有力的渲染。这实在是第三人称与第一人称两种叙述方式的巧妙结合。”


三、以实笔写抽象的情意,化情意为形象,逆转再翻新。这种写法多用于诗歌写作中,运用之时,先点明抽象的情意,再直接变其为情意型形象。也就是说,先点出情意来,再通过情意型形象进行渲染;这样,抽象的情意是什么样儿呢?读者就能看得见,摸得着了。这其实运用的就是点染之法,先虚点,再实染。“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运用的就是这种点染之法,先虚点抽象的情意“愁”,再用“一江春水” 实染之。当代诗人石天河的《希望》也是这样的作品;不过,他在运用点染之法的基础上,还运用了逆转手法,不仅使读者感受到了什么是“希望”,收到了形象化的艺术效果,还让诗歌的意境出现了变化,翻出了一层更新的诗意来;犹如登山一般,登上一层,看到一幅新的景象,再上一层,翻到了山的反面,则看到一幅更新的景象,这样,就使读者获得了一种出乎意料之外的惊喜与感悟。诗中写道:


希望,她是个薄情的女郎/她有时冷漠,有时失信,有时轻狂/我等了她许多年,许多年呀/她依然是罩着面纱,站在彼岸/每当我看到她一丝微笑/转瞬间,一阵风又把她吹向远方。


只有当她的姊妹——绝望/披头散发地向我猛扑过来的时候/她才会突然把我拥抱在怀里/紧紧地偎着我,吻着我,/直到重新温暖了我冷却的心房。


希望本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抽象愿望,是一种虚化存在。如果诗人以虚写虚,只能是议论说理,很难成诗。聪明的诗人没有这样做,而是采用了以虚写实的手法,把虚化的希望幻化成一个多情善变的年轻女郎。她虽然有时冷漠、失信、轻狂,但有时又禁不住用微笑诱惑我;她总是怕人靠近,每当我看到她露出一丝微笑时,她就乘着一阵风奔向了远方。


是胆怯、是无情,还是别的什么?聪明的诗人似乎明白读者的疑问,于是运用逆转手法,将诗的意象引向反面,再翻出一层新意。就像一个人翻山,越过了山岭,走到了山的反面,透过掩映的树叶,看到的却是浩瀚的大海一样感到惊喜,惊喜之余就慢慢有了一些感悟:



当我绝望的时候,我最需要看到的就是希望。这时,那个多情善变的年轻女郎并不冷漠薄情,而是不离不弃地偎着我,吻着我,直到我冷却的心房重新得到了温暖。不是吗?人陷于绝望深渊的时候,最需要的就是一线希望光芒的照射。


正如蒲松龄所言:“笔翻空则奇,局逆振则险。”这样,诗人在第一层实写的基础上,运用反转手法,更深一层写实,既写出了幻化形象的多情善变,又写出了希望对于人生的意义,表现了诗人一种深深的哲理感悟,自然比一般地运用以虚写实之法的效果更好,意蕴也更深一些。

 

参考文献

[1]江少川主编.写作[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223.

[2]王瑶编注.陶渊明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0.5.

[3]胡怀琛编.古文笔法百篇[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4.61.

[4]赵齐平 周强编著.中国文学史纲要(四)[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4.177.

(此文发表于《写作》杂志20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