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善之师>>青年教师发展论坛>>“同题异构”教学比赛>>正文
《金色花》教学设计
发表日期:2012/12/18 8:45:03 出处:本站 作者:吕婷婷 有1856位读者读过
《金色花》教学设计
上课人:吕婷婷 2012.12.13
教学目标:知识和能力目标:1、熟读、背诵诗歌。
2、了解文中所表现的感人至深的亲情。
过程和方法目标:1、掌握诗歌的朗读技巧,继续提高朗读能力。
2、学习和借鉴诗歌托物言情的写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激发学生关爱母亲、回报母亲的情怀。
教学重难点:准确领悟诗歌所抒发的感情,把握其托物言情的写法。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方法:朗读法、点拨法、品读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学生齐读《游子吟》,看图片
母亲,为我们的成长付出了很多,作为孩子,我们能为她做些什么呢?我们来看看泰戈尔的这首散文诗。
二、指导学生朗读
1、教师朗读,学生听读,并思考:这首诗描述的是那两个人之间发生的故事?
2、学生齐读,要求:读准字音、停顿恰当、注意语速。
3、试读以下诗句,应读出怎样的语气:
①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为了好玩,长在树的高枝上,笑嘻嘻的在空中摇摆,又在新叶上跳舞,妈妈你会认识我吗?(要读出孩子的调皮,得意,骄傲。)
②你要是叫到:“孩子,你在哪里呀?” (要读出母亲的焦急惦念。)
③“我不告诉你,妈妈。” (要读出孩子的淘气、机灵、撒娇、调皮。)
④“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为什么妈妈见了面,说“你这坏孩子”?)
(要读出母亲的嗔怪、担忧、焦虑和欣喜。)
4、学生自由放声朗读,要读出感情。
三、研读全诗
看flash,思考:a、孩子为什么要变成金色花呢?仅仅是为了好玩儿吗?
b、诗人为什么把孩子想象成金色花而非其他?
学生讨论交流,教师引导学生理解。
四、拓展训练
如果哈里·波特送你一次魔法,你可以变成你想变的任何一样东西,那么,你最想变成什么依恋在母亲身旁?(写在自己的卡片或精美信纸上)
五、布置作业
1、熟读并背诵<<金色花>>。
2、课外收集歌颂母爱的诗歌和名言,积累到自己的摘抄本上。
3、请大家回家后把刚才写的话送给你的妈妈,作为寒冷冬日的一份礼物,让她感受到你的这份爱。
板书设计:
金色花
妈妈 我
做祷告时 —— 散发香气
读书时 —— 将影子投在书页上
拿灯去牛棚 —— 变回孩子,求妈妈讲故事
备案号:苏ICP备2021048345
苏公网安备3201150201042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