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善之师>>青年教师发展论坛>>正文

徐霞论文

发表日期:2012/12/28 8:26:58 出处:本站 作者:徐霞 有760位读者读过

浅谈化学课堂中“愉快教学”的实施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逐步实施,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开展愉快教学,减轻学生负担,已成为当前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所谓愉快教学法就是根据学科特点和内容,结合学生心理特征和知识水平,创设各种愉快教学情境,激发学生主动学习,使师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完成教与学任务的一种方法。如果在教学中运用这种方法,可以使学生产生浓厚学习兴趣,大大提高教学效果。风趣、幽默的语言是润滑剂,调节课堂气氛,使学生愉快地思考;趣味实验和趣味题丰富多彩,能使课堂妙趣横生,充分体现“愉快教育”的优越性;趣味的东西最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激起学习动机,创造最佳的记忆心理状态,易于记忆,并能牢固保持;设疑有助于创设课堂情绪,因为教学效益的优劣,直接受课堂情绪的影响;一切美丽的事物总能给人以赏心悦目的愉快感,化学教学中贯彻美育原则,可以达到愉快教育的目的。

 

 

 

 

关键词:  化学课堂     愉快教育    学习兴趣   化学乐趣

     教学效果                          

浅谈化学课堂中“愉快教学”的实施

  

   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要求化学教师“让每一个学生以轻松愉快的心情去认识多姿多彩、与人类息息相关的化学,积极探究化学变化的奥秘,形成持续的化学学习兴趣,增强学好化学的自信心。”科学实践证明,愉快的情绪能够使身体的各种生理机能活跃起来,使人的大脑工作达到最佳状态。而愉快教学作为一种积极的教学原则,应当受到广大教育者的普遍重视。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提出了“愉快教育”的教育思想。现代教育家夸美纽斯也说:“教育者的艺术表现在什么地方呢?表现在使学生能透彻地,迅速地学习知识和技能。”人们在愉快的气氛中学习可以消除紧张的情绪,抑制学习中的疲劳,保持高度的兴趣和旺盛的精力,使内心世界变得活泼,开朗,从而有效地改变他们的感知,记忆,想象,思维和实践能力。

    一、“  幽默的语言”与“愉快”

    风趣与幽默是教学艺术的一个重要因素,教学幽默着眼于对所授知识的超然奇巧安排,它能活跃课堂气氛,起到组织教学作用。学生在听许多有经验的教师上课时常常感觉到情绪处于亢奋状态,一节课不知不觉过去,而这一节又收益非浅。问一下原因,回答是:这个老师很幽默。可见使学生在轻松和愉快中得到知识,这都得益于教学中的幽默和风趣。

例如:在初中化学讲《碳的单质》一节时,为了使学生形象地了解金刚石和石墨这对同素异形体的特性,可以用拟人的描述:金刚石和石墨虽为同胞兄弟,但性格差异很大。金刚石生就一副钢筋铁骨,是著名的硬骨头,所向披靡,无坚不摧,久经磨砺,形象灿烂夺目;石墨天生柔软,遇事奸猾,形象暗淡无光。但毕竟是同胞兄弟,如果多给石墨以温暖的压力,再辅以催化教育,它是会转变为金刚石的。接着教育学生应该学习金刚石无坚不摧的精神,谱写光辉灿烂的人生。这样化抽象为具体,变枯燥为生动,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的同时,也接受了思想教育,可谓“一箭双雕”。知识在老师幽默,形象地讲解中变得那么有趣,明白,这就是“幽默型“的愉快教育的威力。语言是知识的载体,启发性的语言是诱导剂,能引导学生正确思考,留有思维、想象的空间;生动、形象的语言,恰当的比喻是催化剂,能使深奥的知识浅显;风趣、幽默的语言是润滑剂,调节课堂气氛,使学生愉快地思考。

    二、“化学趣味”与“愉快”

    趣味势力最具有吸引力,它能引起人们的极大兴趣,使其对有关的学习内容产生愉快情绪,

1、引用与化学教学内容有关的趣味故事进行教学,能使课堂产生愉快的学习气氛。如初三化学讲诸言课时,进行如下讲述,在遥远的古代,人们传说有一根“魔棒”,它能点石成金,呼风唤雨,逢凶化吉,有了它就会丰衣足食,安居乐业,人们为了寻找这根“魔棒”历尽人间沧桑,千辛万苦……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这根“魔棒”终于被人们找到了,用它不仅知道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还能把一种物质变成了另一种物质。如用水和空气可制成多种氮肥,用干冰或碘化银之类物质达到呼风唤雨之目的,用氮及一些制冷剂可以使你的家庭四处温馨,黑乎乎的煤,石油可以变成了美丽衣裳,洁白无暇塑料,弹性十足橡胶……。这根“魔棒”就是我们要学的化学,并演示“魔棒点灯的实验”。这样可以大大激发学生学习化学兴趣和对事物变化的求知欲。

2、结合化学教学内容,设计,演示或学生自己动手做一些趣味化学中实验,让学生通过观赏生动,鲜明,奇妙的实验现象,激发兴趣和求知欲望。如:启发性爆炸实验一气体鞭炮。(附材料制作:用纸做一个圆柱形纸盒,制作中安装一根引芯,保证气密性,要求在纸盒底面开一小孔,从圆柱形纸盒底部的小孔通入适量H2,然后用纸把小孔糊住)又如讲“氮气化学性质”就演示“空瓶生烟”。学生情绪高亢,心情欢快。在无声无息的学习变化中,使学生产生浓厚兴趣和探索欲望,激发他们用自己所学的知识解决变化的原理。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家庭用品,生鸡蛋和食醋制作“无壳鸡蛋”等。使他们深刻认识到生活之中“无处不化学”,而让学生在家庭中因懂化学知识而自豪。

化学有着悠久的光辉历史,化学宝库中的趣味故事,趣味实验和趣味题丰富多彩,只要我们根据教学实际,适当选用这些材料,就能使课堂妙趣横生,充分体现“愉快教育”的优越性。

 

    三、“趣味记忆”与“愉快”

    趣味的东西最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激起学习动机,创造最佳的记忆心理状态,易于记忆,并能牢固保持。在教学的过程中,如若把一些枯燥无味难于记忆的化学知识尽可能趣味化。就可以帮助学生在愉快教学中提高记忆能力,保持和发展学生的学习兴趣。如:(1)编选歌诀记忆:将需要记忆的化学知识利用音韵编成歌诀。如从细口瓶中向试管中倾倒液体的操作歌诀:“掌向标签三指握,两口相对视线落”。像元素符号、化合价、溶解性表等都可以编成歌诀来进行记忆。使学生轻松愉快地巩固学习成果。(2)谐音记忆:就是要把需要记忆的化学内容跟日常生活中的谐音结合起来进行记忆。如地壳中各元素的百分含量前三位是“氧、硅、铝”,可谐北方音为“养闺女”。(3)会意记忆:就是把一些抽象的概念进行自我理解和再加工处理。如氢气或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操作是:实验开始时,先通气后加热,实验结束时,先停止加热后停止通气,因此可会意记作,“气体早出晚归,酒精灯迟到早退。”再如把四种基本反应类型分别会意成“一分为二”(分解反应)“合二为一”(化合反应)、“取而代之”(置换反应)、“相互交换”(复分解反应)。4、浓缩记忆:就是针对一类化学知识或规律在深刻理解的基础上,可选取有代表性的字或词缩略成提纲挈领的骨架进行记忆。如实验室制氧气的七个实验步骤记为;“查、装、定、点、收、移、熄。”“查”指检查装置是否漏气;“装”指往试管里装药品;“定”指把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点”指点燃酒精灯;“收”指收集气体;“移”指把导管先移出水面;“熄”指熄灭酒精灯。再如过滤操作中的注意点浓缩为:“一贴、二低、三靠”。这样就使学生感受到学习化学也会给他们带来很多的乐趣,树立他们学习化学的信心,进一步保持和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教师不但要对学生传道、授业、解惑,而且更要充分利用现有的教材等有关资料挖掘出各种各样的乐趣的东西。积极营造良好、愉悦的学习气氛。让学生在轻松愉快中体会学习化学的方法和过程,更好掌握好化学知识。

四、“巧妙设疑”和“愉快”

   “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一堂成功的化学课,应由设疑、引导、定位、反馈、应用这几个环节组成,设疑是这些环节中的第一环,设疑的目的是创设疑问和悬念,激发学生的思维。设疑有助于创设课堂情绪,因为教学效益的优劣,直接受课堂情绪的影响。可见巧妙运用课堂提问,解惑是提高教学质量和发展学生智力的重要教学艺术,也能使学生从满腹疑团到烟消云散进而产生愉快感,但在课堂教学中,设疑艺术的细腻绝妙,常常表现在开头,一堂课的头开得好,有时会过千言万语,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在复习酸和碱的性质时,我导演了这样连续的故事情节:
    情节1:张童同学去年夏天以优异成绩考入了重点高中,他兴冲冲地回老家给爷爷奶奶报喜。远远地看见爷爷在自家田里愁眉不展,原来是庄稼发黄不长。他马上想办法查出原因,原来是土壤明显呈酸性,于是他和爷爷一起向地里撒入一种物质,不久后庄稼长势喜人。

问题:小明是如何测出土壤呈酸性的?他们往地里撒入了什么物质?起什么作用?
    情节2:小明又去给叔叔报喜。小明的叔叔开了一家小型化工厂,他刚一走进厂门,就闻到刺鼻的气味,于是大声喊道:叔叔,你们的浓盐酸是不是泄漏了?
    问题:小明是如何判断出化工厂浓盐酸泄漏的?
    情节3:临走时叔叔让小明给爷爷捎回些废酸,一新来的工人找来铁桶准备盛酸液,小明见状连忙制止,大声说:铁桶不能用来盛稀酸。工人不解地问:为什么?
    问题:铁桶为什么不能盛酸液?
    教师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感到新奇有趣,学生就会随着老师设置的疑点,自主地积极地不断地思索下去。一个好的问题,就如投入学生脑海中的一颗石子,能激起学生思考的波浪。设疑必须是学生处在“受激发状态”思维的最佳时,即学生有强烈的求知欲,并进入积极的思维状态,欲罢不能,跃跃欲试。教师适时诱导引发,“开其意”“达其辞”。使学生从“疑无路”境地,走向“又一村”的妙境,从而产生愉快学习情绪。学生自然得出结论,但在教学中一般不急于直接把结论给学生,而应当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与思考,去发现有关知识,解决有关问题,这就是“再创造教学”的现代化教学思想,它是符合化学的发现和发展规律,是开发学生智力,培养能力进行“愉快教育”的有效途径。

    五、“插图美育”与“愉快”

    人人都爱美,一切美丽的事物总能给人以赏心悦目的愉快感,化学教学中贯彻美育原则,可以达到愉快教育目的。

    教材中丰富、精美的插图更能使学生舒心愉快。当学生领到新教材时,几乎所有的学生都怀着好奇心,把教材从头到尾翻个够,并被其中一幅幅形象、生动的插图所深深吸引。教师在上化学课时就要紧紧把握这一教学的好时机,结合课本内容,指导学生欣赏有关插图。例如,教师可以问学生:教材封面底纹是什么“花纹”?当学生还在摇头、疑惑时,教师指出,这些“花纹”实际上是构成物质的、肉眼看不见的分子、原子的图像。学生顿时兴致勃勃、神情专注。进而教师用生动的语言描述封面的四幅画面: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的钢铁生产,节日中五彩缤纷的气球、焰火,千姿百态、引人入胜的桂林溶洞。这些都与化学密不可分。这时学生情绪高涨,兴趣更加浓厚。接着指导学生看彩图中“具有绝热性能的高分子材料”和“用隔水透气的高分子薄膜制的乌笼”两图,让学生在惊讶中认识到化学世界的神奇、科学技术的伟大。教师要注意创造这种想问不成,想答而不能的情境,引起学生思维,从而激发他们强烈的求知欲和积极的学习动机[2]。此外,各章节的实验仪器装置图、各种示意图、物质用途图、古今科技成就图等插图都具有浓郁的趣味性,教师要重视以此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稳定兴趣,引起他们的有意注意,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如,教材中分子和原子的图像,是科学家用最先进的扫描隧道显微镜拍摄到的苯分子和硅原子的照片,呈现了物质内部结构的微观世界,使学生对分子、原子的真实性深信不疑。氧化汞分子分解、水分子分解的示意图,更加深了学生对分子、原子概念的理解和记忆。对物质的用途基本上采用图示法,既直观、形象,又减少了大量文字,图文并茂,好教易学。如,氧气、氢气的用途既可使学生结合生活、生产的实际获得感性认识,又可启发学生展望未来的发展前景。在教材中,空气成分示意图简单明了,水在人体中的存在示意图生动形象,浓溶液和稀溶液的示意图对比性强,木材结构示意图变小为大,氯化钠的形成示意图化抽象为具体。一幅幅插图无不内容丰富、形式活泼,在教学应充分利用插图教学让学生在愉悦环境中掌握化学知识,提高学习化学的积极性。

    化学本身也处处充满令人愉快的美的因素。如元素周期律揭示了元素间的和谐统一,按原子序数的递增是呈现周期性变化;凯库列的苯环结构充分展示结构的对称美;化学方程式,从质和量的方面再现了守恒美,五颜六色化学试剂以及实验研究方法体现了实验美;教材的严密性,系统性而又蕴涵着归类美和演绎美。在教学中应充分发掘这些美的因素,使学生在美的环境中,美的内容中产生愉快的学习情绪。

    总之素质教育提倡的是一种愉悦学习,注重学生整体能力的提高和基本的修养素质。在社会日益发展的当下,无论是家长还是社会,对学生的要求其实越来越高。孩子的成长成为家庭生活的中心,也关乎着民族的未来。如何将这种宗旨贯彻到实际教学中,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摸索并总结经验。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以轻松愉快的心境去认识多姿多彩、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的化学知识,积极探索化学变化的奥秘,增强学好化学的自信心。在愉快教学中感悟化学知识,体验化学乐趣,不断提高学习化学的兴趣。

 

参考文献:

1. 化学教育2000年第3期,唐建华,论树立化学教学创新意识,注意培养学生创新能力,高明浅淡计算机辅助化学教学的若干原则。

2. 化学教学2000年第二期,张海洋,气体爆炸及实验改进活动设计,邓育红有关铁与VC的一组小实验。

3. 《中等职业教育(理论)》2008年09期,赵秀丽,浅谈职高化学教学中如何实施愉快教学

4.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1999年07期,赵宗彦,愉快教学法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