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反思

发表日期:2012/12/26 14:49:33 出处:本站 作者:孟金林 有1226位读者读过

教学反思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体育新课程的颁布与实施,体育教师角色的特点和教学的模式不断被创新和改进,在新形势下的课堂教学,不再是简单的言传身教,而是以学生身体健康为第一目标,结合学生运动兴趣的培养,发展学生的体育运动技能,因此,需要我们体育教师在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同时,更要对涉及的教学内容、流程、模式、方法、学生的反馈等及时的加以总结和研究,不断的在教学中加以创新,得到最理想效果的同时,也要得要广大师生的认同,因此我们要从以下几点加以反思:

第一、加快转型,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和实施者,教学内容的制定者和教学效果的评价者。新课程实施,用“目标引领内容”要求我们树立明确的教育思想,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均衡协调发展。教师由传授者转化为“促进者”,由管理者转化为“引导者”,就必须在教学活动中,与学生建立平等民主和谐的关系,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兴趣和爱好,培养终身健康的意识和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实现“让学生在体育活动中,不断认识自我;增强自信和团队意识\开放的胸怀\坚定的意志,实现现代文明的展示与交流。提高健康水平,提高生存质量,促进学生发展.”的教育目的。

第二、调整教学策略,改进教学方法

教师要不断的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不断的调整教学策略,同时教学策略在教学中的应用,只有得到学生的认同才能形成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每一种教学方法,对这个班级适用,但对其他的班级不一定能达到同样的效果,对这个学生适用,不一定对另一个学生同样的适用,因此我们始终要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快乐教学为宗旨,时刻都在想如何在体育教学中让学生充分体验运动的快乐,把快乐带入课堂,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根据新课程观念,教学由重知识传授向重学生发展转变,由重教师“教”向重学生“学”转变,由结果向重过程转变,由统一规格教育向差异性教育转变。教师调整教学策略,改变教学方法,使其与课改理念高度统一,紧密结合

三、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健康成长

传统的体育教学是以教师、教材、课堂为中心,学生跟着教师转,教师跟着教材转,内容单一,教法统一、目标单调,教师教无兴趣,学生学无乐趣。以往的教学我们各位也有感觉,公开课、示范课几乎是千篇一律,没有创新,大同小异,学生学得比较枯燥。然而现在我们回过头来想一想,如果以往的教学模式放到现在的教学中来,恐怕一堂课想要顺利的组织下去都由困难,不要说什么教学的效果和质量了,现在的学生有自己的思想和想法,而且善于表达,敢于表达自己的感受,因此以传统的模式进行教学已经不适用现在的形式和要求。新课程以"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为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要求教师心中要装着每位学生的喜怒哀乐和身心健康,把学生看成学生的主体,学习的主人,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将学生的全面的发展放在首要地位。

四、注重学生的发展,建立完善、科学、可行的评价体制

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理念的最高宗旨,我们要改变以往以一概全的评价机制,只注重学生最终的成绩,对学生个体差异视而不见,单纯的只看学生的测试成绩,只能打消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比如,班级里的一个胖子,你叫他去跑1000米,拉引体向上,只能成为其他学生的笑柄,久而久之,让学生的心灵受到不可磨灭的创伤,他永远不会体验到体育所带来的快乐,对其个性发展和心理健康的发展反而起到消极的作用。教师是评价机制的制定和执行者,首先,我们应该根据学生的体能和体育基本技能的差异,确定教学目标、安排适当的教学内容,让全体学生都有平等参与体育活动的机会。其次,关注学生的需求,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让学生在自主的学习过程中学会学习,享受学习的乐趣,养成健全的人格。

第五、加强体育教师自身的素质修养

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化,社会经济的发展,一些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手段不断的应用到各类教学中来。就拿信息技术这块来说,体育教师掌握的程度远不如普通教师,因此作为体育教师不但要跟上时代的变化,而且更要具有创新精神,丰富个人经历,加强学习,同时结合个人的经验,及时加以总结,形成一套具有一定风格的教学方法和体系。加强自身文化素质提高的同时,也要提高个人师德修养,如今各行各业对从业者的形象和素养都有一定的要求,而对于我们教师这个比较特殊的行业,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因此教师要做好学生的楷模,就要以身作则,不违“身正为师、德高为范”的行业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