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善之源>>漫步文苑>>正文

钱理群:做教师真难,真好(选)

发表日期:2014/4/9 8:45:32 出处:本站 作者:吕婷婷 有1245位读者读过

读《发展路上 龙城高级中学教师随笔集》

我的这个题目是从深圳龙城中学高二英语老师郭礼喜先生那里抄来的。他在一份问卷调查表上,在回答“你作为教师感受最深的是什么?你最感到困惑的是什么?” 时,这样写道: 做教师真难。现在我觉得越来越不会教书了。 短短的两句话使我如遭雷击,说不出话。稍稍平静下来,又觉得有许多话要说,却不知如何说好。那么,就从这本《教师随笔集》说起。

一、是什么导致教师主体地位与作用的丧失:体制的束缚与理念的偏颇

本书编者来信告诉我:出版此书的意图是促进教师的全面的和专业化的发展。应该说,这是一个很高的立意,实际上是提出了一个十分重要却被普遍忽视的教育命题。而现在,龙城中学将其作为 文化立校 的基本理念提出来,并付诸实践,是很值得注意的。顺便说一句:像龙城中学这样重视理论的建设确不多见;他们明确提出, 校本行动,首先是理论的行动。没有理论,就没有高度,没有方向,也就无所谓建构,无所谓发展 ,这是高瞻远瞩,极有见地的:理论准备不足,本来就是我们的教育改革的先天不足;中国的中学教育改革要获得持续、健康发展,必须在理论建设上下大工夫。一个普通中学,对这样一个关系全局的问题,有着如此的自觉,确实难能可贵。他们在《建构我校教师专业发展模式》一文中这样写道: 在教师专业化发展进程里,教师在教育实践中的主体地位和主体作用得到确认,教师的工作作为重要的专业和职业得到确认,教师的发展的意义和可能得到确认。 在我看来,这三大确认是具有极大的理论与实践意义的。

这乃是因为在中国中学教育的现实里,教师的主体地位和主体作用实际上是不被承认的;很多人(包括教师自己)都不承认教学工作的专业性,不以中学教师为教育专业工作者,这也是这些年否认与取消师范教育成为一种潮流的内在原因;在这种情况下,中国传统赋予教师工作的神圣性被消解殆尽,教师工作无法作为可供终身发展的事业,吸引年轻一代为之献身,就是必然的了。在我看来,这本身就构成了中学教育危机的一个重要方面。

我们要追问的是,这背后的体制与教育理念上的原因。很显然,当我们的教育还不能根本摆脱应试教育体制时,教师就永远是一个应试机器上的工具;在前述问卷调查里,一位教师谈到他最感困惑的是 学校里管理者的评价观。在高一阶段还过分在意那么一点点分数差异,还搞什么末位淘汰制 ,这其实正是应试教育体制的产物。其后果是使学生的考分成为教师价值的唯一体现与唯一评价标准,在这个意义上,考分不仅是学生,更是教师的命根。更为严重的是,考分在某些缺乏民主意识的管理者手里,还会成为控制教师的法宝。长期以来,普通教师在学校教育中并不拥有发言权,逐渐被弱势化,成为校园里沉默的大多数,这是很值得注意的。在这个意义上,教师主体地位与主体作用的缺失,实际上是一个教师权利的缺失,校园民主的缺失。

体制之外,还有教育理念上的偏颇与失误。这里我要特别介绍发表在龙城中学《发展》第六期上的一篇题为 育人目标与教育价值 的文章,据编者介绍,该文原发在学校网站上,因此不知其作者。这位匿名教师提出了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 在当代,对教育本性的认识,基本上偏向于对受教育者本身的关心,主张张扬个人的价值,但这同时,对教育价值的认识,潜藏着滑向虚无主义、功利主义极端的危险,从而使群体和公共规范处于逐渐的瓦解之中。教育形式上成了公众产品,实际上却演变为受教育者私人之事:符合受教育者需要,受教育者就接受,否则,就不予认同。 这就会造成两个后果:一是 教育的崇高性、理想性,对人类文化、文明的终极关切都变得毫无意义 ,这就实际上取消了教育本身;另一方面就必然将教育变成 为受教育者服务的商业行为,即所谓 受教育者应像顾客一样,教育的目的在于满足受教育者的要求 。这样,教师就成了学生及家长的雇员,这些年有些地方出现的某些家长(特别是某些身为大官与大款的家长)任意使唤教师,对教师缺乏起码的尊重的怪事,就是这样的极端功利主义的商业化的社会、教育思潮结出的恶果。在这种情况下,教师的独立性与主体性自然是谈不上的。

新课程标准强调学生的主体性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针对将学生视为被动接受知识灌输的容器,这确实是教育观念上的重大转变,在这本随笔集中就有好几篇文章谈到了这方面的实践经验与体会。看到中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开始成为学习的主人,是颇受鼓舞的,这应该是教育改革的重要成果。特别感到高兴的是,龙城中学的领导与老师并没有因为对学生主体性的强调而走向否定教师主体地位与作用的极端,而是科学地提出了 双主体 的理论,指出 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发展性主体,教师是主导性主体 ,明确 教师是学校构建素质教育的课堂教学模式的主体,必须依靠教师的力量,必须尊重教师的首创精神 ,这其实是抓住了教育改革的关键的,并避免了可能产生的某些混乱。

二、内在制约因素:教师自身素质

教师的专业化发展,除了确立教师的主体地位与作用之外,还有教师自身的专业化的问题。龙城中学在这方面也有高度的自觉,在《建构我校教师专业发展模式》一文中这样写道: 教师专业化是指教师在整个专业生活中,通过终身专业训练,习得教育技能,实施专业自主,体现专业道德,逐步提高从业素质,成为教育专业工作者,即从 普通人 变成 教育者 的专业发展过程。 这里提出的教师的从业素质问题可以说是抓住了要害。如龙城中学的老师所理解的,所谓教师素质不仅有知识、能力方面的要求,如专业知识智能,专业组织、行动能力,教育研究能力等诸多方面,更有价值、情感、道德的要求,如教育理想、使命感,教育良知,以及教师职业精神等等。

无可讳言,当下中国教育改革所遇到的一个难题,就是教师的素质与教育改革的客观要求不相适应的问题。教育对象学生的素质问题的背后,往往映射着教育者自身的素质问题,这是我们必须正视的。比如,很多老师都谈到了学生的厌学,其实教师的厌教恐怕是更应该让我们忧虑的。诸如理想的缺失,价值观的扭曲,虚无主义、享乐主义盛行,精神空虚,行为失范,以及学习动力不足,不读书,特别拒绝经典 所有这些难道仅仅是青年学生的问题?我们有没有勇气承认,这同时是,或者说这更是学校领导、我们教师自己的问题,是整个中国校园的问题?说得更透彻一点,这其实是我们整个国民素质出了问题。因此,我们在这里讨论教师的素质问题,绝不是在进行道德审判,因为事情很清楚,主要责任不在教师本身,也不是简单的个人道德问题,这是有关一个时代风气的问题,其背后的原因就更加复杂。如果说我们也有某种责任的话,那就是学校在整个社会结构中本应该(这自然是一种理想主义的说法)是一个民族(或地方)的精神圣地,它以自身的相对纯正、健康的精神范式影响社会,发挥着净化社会空气的作用;但我们现在却反过来为社会所左右,屈从以至趋从于不健康的社会时尚,毒害了自身。

认清这一点,我们或许可以对今天提出的素质教育的意义有一个更深入的理解:学校的素质教育不仅是提高国民素质的基础,而且它本身的发展也离不开整个国民素质的提高与社会风气的改变,二者应取得良性的互动;而学校的素质教育的关键又在教育者 校长与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龙城中学提出了 做高素质的现代中国人 的教育理念,按我的理解,这不仅是一个针对学生的培养目标,而且应该是校园里的全体成员 从校长到每一个教师、职工的共同要求与目标,应该成为学校全部工作的出发点与归宿。在我看来,教师提高自己的素质,不仅是推行学校素质教育所必需的,而且应该是自身精神发展的需要,这首先关系着教师的独立自主性的确立与发挥。我们在前文讨论当下中国教育中教师主体地位与作用的缺失问题时,比较多的谈到了外在的体制、教育理念诸多方面的原因,其实,教师自身的素质问题是一个更内在的制约性因素。试想,一个没有理想、独立思考力与创造力不足、缺乏上进心、具有依附性人格的教师,用南京师范大学附中的王栋生老师的说法,一个 跪着教书 的教师,能够获得主体地位,成为学校的主人,主动地把握自己的命运吗?

经过以上的讨论,我们越来越清楚地看到,龙城中学所提出的教师专业化发展、教师的主体地位与作用的问题,关涉到教育的独立性、民主性、科学性等根本问题,并最后归结为教师自身的素质问题。于是,我们也终于懂得,在受着体制的种种限制,为各种似是而非的时髦的教育理念所束缚,又为自身素质的缺陷所困扰的现状下,要做一个真正合格的专业化的教师,即独立自主的,站起来的,有理想,有思想,有追求,有学养,有创造的,在教学中真正占据主体地位、发挥主体作用的教师,是多么的难。 这就是我对龙城中学的郭老师所提出的 做教师难 这一命题的第一个方面的理解。

三、教育转型中的困扰: 我越来越不会教书了

不过,我猜想,郭老师所强调的 做教师难 ,还有更具体的针对性。于是,我注意到了和郭老师一样,许多老师在问卷调查表上都提出了自己的困惑,看着老师们真诚而又无奈的倾诉,心里真是堵得慌: 我深感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过程里,存在的矛盾在教学过程中难以解决 最感困惑的是现在的新课程改革与教学效果的矛盾, 学校教育评价和教育实践的不一致,这样就难免不穿新鞋走老路,课改与考试两张皮使教师处于两难境地 如何应对评价的短时效应和学生终身学习与发展的矛盾? 素质教育的素质的高低,要在学生成才后需几年乃至几十年才能体现出来,如何评价得了?而应试教育只需要几次考试成绩,就能体现出考试素质来。在教育评价功利化的时代,素质教育之路到底有多长?学生对新课程理念、非传统教学方式很排斥,如何最大限度降低高考要求与教育本质的冲突?走进教室看到的不是一张张渴求知识的眼睛,而是被动而麻木,眼神没有光泽,没有了求知的渴望,没有了求知的热情。是孩子们本身出了问题,还是我们的教育真的出了问题?教育制度与社会现实脱节,现在这种社会环境下,如何把学生纳入正确的轨道?感受最深的还有自身的专业知识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地更新和跨学科知识的学习,以及其他相关知识的了解与充实的问题。在当今信息时代,学生通过各种渠道所获取的知识相当广泛而且有一定深度。因此,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常有力不从心的感觉

老师们竟然面对着如此繁多、如此复杂的问题:从学校到社会,从学生到自身,从教育体制到具体教学,可以说,与中国社会转型相应的教育转型所遇到的所有问题、所有矛盾,都集中到了第一线的普通教师身上,而他们直接面对的是教育的对象 处在人生发展的起点的学生,而所有的教育上的矛盾、问题,所产生的后果,都会在学生这里得到直接的反应,而且是这些第一线的老师所无法回避的。于是,他们要承受教育的一切压力,要为各级教育官员,各种教育专家的合理的、不合理的,可行的、不可行的,名目繁多,而且常常是朝令夕改的观念、举措,承担一切后果。在当今中国教育环境下,做一个有责任感的教师真的是很难、很难啊。于是,郭老师们只能仰天长叹: 我越来越不会教书了 ,这是无奈的自嘲,又何尝不可以看作是微弱的抗争? 但又有谁会听呢?

在问卷调查里,老师们还普遍谈到了工作太辛苦,太累,整天疲于奔命,没有时间读书与思考,最感到困惑的是:怎样才能静下心来,较为充分地看点书,做点事。这是确实的:这一两年我在中学上了一点课,就亲眼目睹了中学老师的忙累,那是超乎想象的。但似乎谁也没有注意这一点,因为这几乎已经成为一种生活的常态,老师们自己不会提及,学生们甚至毫无感觉,我只是在一篇文章里读到,有一个学生直到大学毕业工作多年以后,回到母校,才突然醒悟到,当年老师常常是在极度疲倦的情况下,硬撑着和自己谈话的,于是终于明白: 老师在学生身上耗去的是生命。 这个真实的校园故事是能催人泪下的。但感动、感慨之后,我们是不是应该做更进一步的思考呢?

于是我又注意到了郭礼喜老师在说了“做老师真难”之后,还讲了一句话: 需要宽松环境,少一点人为干扰。 这又是一个发自肺腑的呼声:第一线的老师感到的是身、心两个方面的疲惫,他们已经不堪重负了。我们诚然要为学生减负,但为什么不首先为教师减负呢?我们的教育部门的各级领导,能不能少搞一点考试、检查、评比,少开一点会,减少一点名目繁多却并无实效的教研活动,一句话,少一点花架子,花点子,少一点人为干扰,让我们的教师喘一口气,有一点时间,安安静静地读一点书,想一些问题 让我们的校园少一些喧嚷,多一点宁静,少一些急迫,多一点从容 :唯有从根本上改善教师的生存条件,提供较为宽松的精神空间,才有可能使作为学校主体的教师的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这其实也是关乎立校的根基的。

应该说龙城中学对此也是有一定的自觉性的,作了多方面的努力。如建立了全员福利机制,尽力为教师提供良好的物质条件;建立教师专业发展状态预警、师生员工情意状态预警机制,关心师生的身心与专业的发展。同时,又提出了 学习,对话,反思,培训 的专业化发展模式,通过编辑出版《发展》期刊,建立教师学习会、青年先锋论坛等多种方式,为教师提供展现实验成果、交流经验、相互切磋的平台。而放在面前的这本《教师随笔集》,就是一次集中的展示,我们或许可以从中看到龙城中学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某些侧面。我在阅读时就特别注意在老师们的教学活动背后所隐现的精神面貌:我以为这是更为重要的。

四、难能可贵的中学教师精神

这是一个让我感动并思考的细节:我先是在问卷调查中得知高一语文组的丁文静老师的忧虑,她因学生缺乏学习热情而追问: 我们的教育是否真的出了问题? 我在前文已有引述;但接着我就在这本随笔集里连续读到了丁老师的五篇文章,她是那样热情地进行着从课堂教学到班主任工作的多方面的试验,用一切教育手段来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而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开始被调动起来时,她真是欣喜若狂,当孩子开始向她吐露真情时,她又情不自禁地高呼: 我们班的学生都是有情有义的孩子 ,为了他们, 我觉得再苦再累也值得 (《播撒爱的种子,架起师生沟通的桥梁》)。

我知道,我们的许多老师都是像丁老师这样对待自己的工作的:他们明知做教师很难,很难,但仍然要做,而且十分投入;他们对当下教学工作的困境有着清醒的认识,明知无力根本走出困境,却不肯放弃自己的努力,要在困境中求生存,在束缚中寻发展, 戴着镣铐跳舞 ,无论如何也要为孩子开拓一条健康成长之路,并在这一挣扎、奋斗过程中寻求并获得自己生命的意义与价值。这是什么精神?这是知难而进的精神,这是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精神,这是不问收获、只顾耕耘的精神:我想把它称之为 中学教师精神 ,这是在中学教师中已经存在而又应大力提倡的精神。

所谓在困境中求生存,在束缚中寻发展,在具体的教学工作中就表现为在现有条件下进行各种教学实验,这样的实验可以是有规模,有长远目标的,也可以是点点滴滴的。它的意义在于可以使人从因僵硬而枯燥乏味的教学模式中部分地解脱出来,使教学工作多少变得有点创造性,使教师在总体被动中多少获得某些主动性。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感受到作为一个有理想、有追求的人的创造性劳动的快乐,并且加深对教师工作和自己的人生选择的意义与价值的体认。

五、善于等待,善于宽容,善于分享,善于选择:教师应有的境界

这里,我想特别推荐高一地理组的莫越秀老师《以古典的心情对待教学》一文。莫老师说,这是他沉思中的感悟: 在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教师既要激情澎湃地融入其中,持有一种执著的情结,重视创新与合作;同时,更要学会自我反思和调整,使自己永远保持有一种古典的精神:善于等待,善于宽容,善于分享,善于选择。 他并且作了这样的阐释: 善于等待,意味着教师能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意味着能用从容的心态对待自己的工作 不急于求成,不心浮气躁,不指望一次活动、一次谈话,就能收到立竿见影的功效 善于宽容:教育就是引领人们从狭隘走向广阔的过程 我们要努力使自己变得胸襟开阔,气度恢弘,尽可能地尊重多样性,珍视个性,在教学中创造一个宽厚、宽松、宽容的心理氛围,以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与和谐发展 善于分享:教育的过程其实也是教师和学生一道分享人类千百年来创造的精神财富的过程,分享师生各自的生活经验和价值观的过程。分享,意味着教师更多的是引领,而不是灌输;是平等的给予,而不是居高临下的施舍或以自我为中心的强制 我欣赏我的学生,欣赏他人成为分享的一种境界 善于选择:作为新课程改革下的教师,当成功与失败并存、机遇与暗礁同在时,正确的选择就成为走向成功、抓住机遇的十分重要的一步 我们应该持有这样一个评价自我教学文明程度的尺度 每一节课中我在多大程度上,多大范围内,为学生个人自由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也即多种选择性。作者的结论是: 真正的教学正是人们深层次的需要,是 思接千载,视通万里 的精神漫游。教学过程中,我们既要使学生能得到自由全面的发展,又要通过教学活动愉悦自身的精神,真正使教学活动成为 教学相长 的契机。 文章结尾说: 在都市生活的浮躁中,倘还能保持一些古典的心情,一些虽经污染却还能以沉静的心情去对待教学,那才是做教师的一种最高境界。

我几乎是情不自禁地从莫老师的文章里抄录了这么多,实在是激赏这样的科学实验精神所达到的沉思状态,这样的真知灼见 善于等待,善于宽容,善于分享,善于选择 可以说是道破了教育的真谛,而由此达到的沉静、从容的境界,如莫老师所说,确是做教师的最高境界,是这个浮躁的时代所绝难达到的,但虽不能至,也要心向往之:有,还是没有这样的向往,境界也大不一样。而且追求最高本身,就是一种理想主义精神,它可能是不合时宜的,却又因此而难能可贵。

六、在反思中坚持实验:教育改革所呼唤的专业化教师

莫老师的文章中提到了反思 ,这是龙城中学教师专业化发展模式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因此还需要再说几句。在前引的《发展模式》一文中有这样的阐释: 反思就是用批判和审视的眼光多角度地观察、分析、反省自己的思想、观念和行为,并作出理性的判断和选择。 既热情、执著地坚持实验,又保持清醒,对实验工作进行冷静地分析和反省,这样的改革精神与科学精神的结合,是显示了一种成熟的。于是我注意到了龙城中学老师的反思与质疑。高一语文组的邱晶晶老师用 新型的上课方式 上了一堂课,学生们嘻嘻地说 喜欢 ,她却不安起来:这样的课,只是表面上热烈,其实根本没有触动学生灵魂深处的东西,若干年后,他们对此又能记住什么呢?她的选择是: 拒绝表面的浮华,而去追求生命最深处的崇高。 (《触动学生的灵魂》)高二历史老师吴龙山也这样提出问题: 如何正确对待表面热热闹闹、实质平平庸庸的课堂教学?有没有表面 沉默 静谧 ,实质上思维含量、知识质量都极高的课堂教学? (《问卷调查》)于是,邱晶晶老师又做了另一种教学实验,她称之为 我对学生 满堂灌 ,并且有了这样的体会: 我的这种 满堂灌 ,没有素质教育的课标所要求的问答、讨论、互动等形式,但是,我仍不认为它是一种填鸭式的应试教育。问答、互动有多种表达,而心灵的悸动才是至高的表现形式。

邱老师们对形式主义的警惕与拒绝,是十分重要的。当改革成为一种潮流,甚至成为时尚时,最容易走向形式主义,其最大的危险也在于此。因为形式主义会使改革成为热热闹闹走过场,并使其变质,造成混乱,为反改革者的复辟提供口实。当然,我们也应该看到,在改革的过程中,形式主义的出现,几乎是不可避免的,再加上改革既然是一种试验,也就一定会出现许多难以预料的问题,因此,产生某些混乱也是在所难免的。在这样的情况下,一个成熟的改革者,既要坚持改革方向,绝不因问题以至混乱的出现而动摇,更不因此而走回头路;同时又敢于正视矛盾与问题,善于及时作出调整与修正,并根据所暴露出来的新矛盾、新问题,进行新的试验。在我看来,这就是反思的真正意义与价值所在。龙城中学将其作为专业化教师的基本素质,也是抓住了要害的。

这样,我通过这本《教师随笔集》,看到的是一个普通中学的老师们在平凡的教学工作中,所表现出的知难而进的精神,实验的精神和反思精神,是理想主义和科学态度的结合;它和我们在前文所详尽讨论的 做教师难 ,形成了强烈的反差,但或许正是这两个方面所形成的张力,才真实地反映了当下中国中学教育的实际。我们的教师处在这样的现实境遇中,既为做教师难而困扰,又坚守在教师的岗位上。而正是这样的坚守精神,使我们看到了中国教育的希望。我们应该向这些教育的守望者致敬。

写到这里,我突然觉得,还应该在郭喜礼老师的感叹里,再加上一句: 做教师真难,真好,更值得尊敬。

(钱理群,著名人文学者,鲁迅、周作人研究专家。《做教师真难,真好》一书是钱理群教授近年重要序言、重要讲话及与普通中小学教师、学生通信的合集,集中了其对教师、育人、教育尤其是乡村教育的新思考。这不是一本以教育专家的身份、眼光、学养来谈教育的书,这是一个从教四十余年的老教师生命体验中的教育,这是一个人文学者眼里的教育。于是,也就有了钱理群老师的两个教育关键词:“生命”与“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