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善中学教科研计划(2006-2007学年第一学期教科研计划)
发表日期:2007/11/15 10:39:04 出处:本站 作者:无 有1478位读者读过
一、 指导思想
学校的教科研工作要以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积极推进课程改革的决定,努力营造浓厚的教科研氛围,不断提高学校教科研活动的层次和水平,切实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努力推进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促进学校教育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二、工作目标
更新转变教育观念,立足校情、实事求是、解放思想、勇于探索,不断提高常规教研活动的层次和水平;积极开展教学改革实验,改革课堂教学方法,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加强课题研究工作,争创本校教育科研品牌,力求做到“科科有课题,人人有专题”,开创人人参与教科研活动的新局面,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扎实开展信息技术教育工作,提高我校教育信息化技术水平;建立教科研评估、激励机制,激发教师参与教科研的热情,从而促进教师队伍素质和教育质量的不断提高。
三、工作内容
1、加强学习,转变观念,增强“科研兴教”、“科研兴校”意识。
全体教师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提高认识,树立“科研兴教”、“科研兴校”意识;教科室要认真组织教师学习现代教育理论,开展专题讨论,切实转变教育观念,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要加强校本培训,充分发挥教育报刊和教育网络资源库的作用,及时获取教育改革和教育科研的最新信息,组织教师学习,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为教师的学习创造有利条件和提供机会,帮助教师提高教科研能力和教科研水平。
2、切实加强领导,建立评估激励机制,激发教育科研热情。
教科室要加强对教育科研工作的领导,要做到明确目标,狠抓计划的实施,确保“科研兴校”活动能取得成效;同时,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建立教育科研评价机制,开展优秀教育教学论文评选活动、中青年教师优质课评选活动、青年教师创五好活动、课堂教学改革实验活动,课题研究活动,要把教师参加教科研工作作为职称评聘、评优评先的条件之一,充分调动全体教师参与教科研的积极性,努力形成人人参与教科研的新局面。学校将拨出一定的资金用于教科研,确保立项课题顺利开展研究与实验所需经费落实到位。
3、键全、规范常规教研制度,提高常规教研活动层次和水平。
要进一步扎实抓好常规教研工作,健全、规范常规教研制度,每周定时开展教研活动,以学科课堂教学方法改革和教材研究作为教研活动的重点,注重通过说课、听课评议、个案研究、教学反思等形式的教研,探索课堂教学方法的改革,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杜绝把教研等同于集体备课。学校领导要深入课堂,深入教研组,了解教学情况,听课评课,参与教研及时发现问题,总结、推广先进经验。通过抓常规教研,提高教研活动层次,夯实教科研基础。
4、积极开展课题研究,争取创建学校品牌。
各教研组要根据学科特点和教科室的安排,制定教科研计划,把课题、任务分解落实到人,做到科科有课题,人人有专题,确保教科研计划落到实处,开创人人参与教科研活动的新局面。要把教科研的“立足点”放在解决教育教学工作的实际问题上,“着眼点”放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上,“切入点”放在改进课堂教学方法上各课题组要在本学期积极开展课题的中期研究工作,于第三周前向教科室提交本课题的研究计划,并认真组织实施。
5、进一步开展课改实验,改进课堂教学方法,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是学校教科研的核心,改革、创新课堂教学方法是教科研的突破口,课堂教学要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主体”的教育教学理念,突出主体性、创造性、实践性。各学科要积极开展“优化学生学习策略的指导”的研究,提高教学效率。
6、加强教师队伍的信息技术培训,扎实推动信息技术教育。
教科室要定时组织教师进行信息技术教育培训,通过培训,提高教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教育的能力,使大部分教师学会课件制作,能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各学科的公开课都应在多媒体教室开课。
7、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幅射、示范作用。
骨干教师是开展“科研兴校”的中坚和带头人,学校要通过专题讲座、教学观摩等形式把骨干教师推向前台,创造条件让他们获得进一步学习和提高,提高他们的“知名度”。校级以上骨干教师要制定详尽的工作计划并落到实处,切实开展“五个一”活动,即开设一个讲座、上好一节示范课、负责一个科研课题、撰写一篇高水平论文、培养一名教师,带动本学科教研活动的深入开展,教科室要定期跟踪检查。
备案号:苏ICP备2021048345
苏公网安备32011502010427号